中國10月外匯儲備連續第四個月縮水
中國人民銀行1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21萬億美元,環比減少457.27億美元。這不僅是中國外匯儲備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也創下外匯儲備規模自2011年3月以來的新低。
同時,中國10月末黃金儲備報5924萬盎司(1842.57噸),9月末報5911萬盎司(1838.5噸)。10月中國央行增持約4噸,為連續5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根據央行的數據,截至10月末,我國外匯儲備3.121萬億美元,環比減少457.27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下降。今年7、8、9三個月,外儲分別下降了41億、近159億及188億美元。另外,以特別提款權(SDR)計價,10月末外匯儲備為22714.69億SDR,較9月末增加29.84億SDR。而此前9月末外匯儲備比8月減少近159億SDR,為連續兩個月下降。
上述情況與分析機構此前的預計一致。對于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連續縮水的原因,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是資本外流和估值效應相疊加,使得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面臨雙重下行壓力。
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10月對美元下跌1.53%,月度貶值幅度創去年8月匯改以來新高。與此同時,美元對非美貨幣10月大幅走強,美元指數10月上漲3.12%,創年內最大月度漲幅。
有專家表示,估值損耗是影響10月外儲規模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非美貨幣外匯儲備在整體外儲中占三成左右,而10月份美元對非美貨幣升值約3%,因此僅估值因素就會導致外儲縮水200億~300億美元。
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隨著10月份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外儲和人民幣匯率仍將維持相對穩定。未來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下,外匯儲備也將隨之上下波動。今年以來,外匯儲備的月度變化有升有降,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對于資本流出壓力的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此前表示,雖然今年跨境資金流出確實面臨壓力,但壓力正在緩解。人民幣加入SDR將有利于跨境資本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