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供給側改革怎么做?地方協會領導有話說
江蘇協會李樹生:聯手上下游 讓設備制造商更懂市場
在江蘇,除了蘇美達、波司登等大型服裝生產企業以外,服裝產業以常熟、南京、常州等地周邊地區的中小服裝生產企業為主。近年來,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這些中小企業對自動化縫制設備、自動流水槽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同時,他們對自動化設備的售后服務心存顧慮。
在人力資源不斷緊縮的今天,服裝生產商對設備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隨著服裝生產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工廠對生產工藝、現場設計、生產管理的要求也不斷躍升,作為服裝行業上游的縫制設備行業,也發生了諸多可喜的變化。
在江蘇,近年來就誕生了充絨機生產基地和專為紡織服裝等企業提供優化的供配電系統的企業生產集群。這些企業迅速地捕捉到了市場的商機,并且不斷滿足用戶的需求變化,推陳出現,實現產品的迭代。在商貿領域,為適應需求,變化更加明顯,祥泰、原江蘇時代等公司投入巨大精力,從原先單一的設備經銷商成功轉變為全方位為服裝企業服務的、提供自動化設備與工藝咨詢的集成服務商。未來,希望江蘇的設備供應商能提供更加完備的產品,經銷商能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細致的服務。
就江蘇協會而言,將以CISMA和江蘇服裝節為兩大抓手,不斷推進江蘇縫制設備生產,企業和服裝企業的零距離交流。目前,江蘇縫制設備行業協會初步與江蘇服裝協會達成共識,組織江蘇的縫制設備優秀企業和服裝企業,搭建一個可實現工業4.0的服務聯盟。該專題已經向江蘇省經信委作了匯報,未來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借助政府的力量,將上下游的產業鏈聯合,使設備供應商更深入地了解服裝業的需求,為推動江蘇服裝行業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深圳協會朱媧: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深圳服裝市場近年來受到國外加工訂單明顯減少和內需市場動力不足的影響。
2016年上半年,深圳很多服裝工廠處于無加班、半生產狀態,一直到今年9月份,訂單數量略微上升。
生產設備方面,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等常規設備需求未見大幅增加,終端用戶對自動化設備蠢蠢欲動,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是服裝加工廠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
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眾多身處深圳的縫制機械制造工廠,積極求變。深圳縫機制造企業開始進行差異化生產,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由原來常規產品量產的模式轉變為以專用自動化設備為主導的生產模式,如德業主攻自動化牛仔設備、大王主攻電腦鞋機、雅諾主攻全自動模板機、金和專攻高端零配件等,深圳縫機制造企業己悄然發生著改變,這不僅對企業自身發展,還是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面對產能過剩,深圳縫機制造企業積極走進國際市場,將庫存轉換成生產力。部分企業開始內部管理改革、引進和改裝自動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
當市場進入調整期后,不能跟上創新求變節奏的縫制機械行業將面臨著斷崖式下滑的風險,主動更新生產模式的企業將迎來改革的陣痛。
縫機行業同仁們必須統一思想,求量不求質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論是行業的哪個環節,都必須明白,唯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用匠心精神來經營目前所做的事情,才能換來一定的收獲。當企業的產品領先世界,當銷售及售后服務達一流水準,當得到客戶真正的認同后,企業的價值才會真正體現,中國制造才能真正變成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