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蔡崇信:零售的未來在今天的中國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指出,在中國,電商有兩大重要趨勢,是和世界其他地方、和西方經濟體不一樣的。
由阿里巴巴創造推動的雙11購物節在短短八年間成為了不止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最盛大的購物狂歡節,無論是從交易量、交易金額還是參與用戶來說,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周四下午在深圳和國際媒體交流互動時說。這些媒體是受阿里巴巴邀請前來參加“2016雙11全球狂歡節”晚會和活動的。
蔡崇信表示,目前80%的網上購物發生在手機終端。而今年雙11全球狂歡節跟往年不同的是,在中國,電商有兩大重要趨勢,是和世界其他地方、和西方經濟體不一樣的。
其一,是用技術幫助消費者購物,讓購物變得更加有意思。阿里推出了一個虛擬現實(VR)購物平臺,消費者可以戴上VR眼鏡,通過虛擬現實購買衣服、包包等。很多商家都參與到這個虛擬現實平臺當中,比如梅西百貨、Target,寶潔等。
另一個用技術幫助商家改善購物體驗的例子是“全渠道”。阿里為此推出了一款名為“捉貓貓”的手機移動端游戲,消費者可以用手機捕捉、尋找狂歡貓,通過阿里的地圖技術引導消費者去星巴克、肯德基等零售商店尋找狂歡貓。蔡崇信表示,零售商都特別喜歡這個游戲,因為可以吸引客流到他們的門店。“我們在用技術不斷的改善零售的體驗。這也代表了未來的零售趨勢。其實零售的未來是在今天的中國,而不是在其他地方,”蔡崇信說。
第二個中國比較獨特的趨勢是,購物已經成為了一個娛樂活動。蔡崇信說,在西方市場,比如在美國登錄亞馬遜,就像例行公事,“想盡快退出”,不想在上面待過長時間。但是在中國大家把購物當成娛樂活動,因為用戶群都比較年輕。阿里購物平臺移動端上有75%的消費者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購物的時候,喜歡把購物體驗分享給周圍朋友,想要跟朋友分享他們的體驗。
11月10日晚,有百萬上億的人守在電視機、電腦前通過優酷觀看阿里雙11全球狂歡節晚會。期間,阿里也提供了各種方式讓看節目的人參與互動,比如有一個環節可以讓觀眾變成導演,通過手機反饋讓臺上明星做什么;或者如果他們看到很有意思的東西,或是明星穿的衣服,可以馬上購買,并在很短的時間內收到物品。在整個晚會當中有很多互動環節讓購物變得非常有意思、不再枯燥。
這兩大趨勢對阿里巴巴意味著什么?蔡崇信表示,每年的雙11都證明了阿里有能力做這么一個盛大的活動,展示了阿里生態系統的強大,也展示了技術方面的實力。阿里和商家合作,用數據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決策。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實現向數億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內容和個性化購物體驗。
支付和物流是另外兩個考驗阿里巴巴生態系統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重要領域。阿里巴巴擁有穩健的支付寶系統來處理每秒鐘高達十幾萬的交易。物流方面,去年雙11一天之內產生了4.6億個包裹,而UPS每年的包裹量不足5000萬個。“當你管理這么大一個規模的時候,你必須有足夠大的生態系統能力,” 蔡崇信說,阿里通過和運營倉庫和運營物流的人合作,建立了一個無縫的信息數據流動連接系統,讓消費者能有一個完美的雙11節日。
商戶在雙11當天會獲得比平時高十倍的交易量,但他們并不需要去購買比平時多十倍的服務器,而是通過使用阿里巴巴的云計算技術來幫助他們管理庫存。
“這就是我們所擁有的生態系統能力和技術能力。請相信我,每一年當我們做這個雙11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變得更加強大,我們的能力、我們的技術都會更加強大。這對阿里巴巴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蔡崇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