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服裝產業變革的九大新趨勢
中國服裝業有四大特征:規模大、產量大、水平低、結構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們的服裝設計水平低,這也是我國服裝業多以替別人加工高檔名牌服裝、自己的產品難以成名的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但中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很不平衡。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服裝產業會迎來哪些新的發展?
從大的品牌到小眾服飾,個性定制越來越普遍,很多以前的基礎服裝、時裝甚至西服都開始個性定制。例如,溫州的西服產業全國領先,很多企業的業務人員已經達到上千人,以前他們依靠專賣店銷售,而現在更多的是成立銷售分公司,銷售直接面對終端。從傳統的門店銷售到現在的終端銷售,正是服裝業態改變的體現,未來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推進,則可以逐步實現線上銷售的全面推廣。
中國的棉花和人口紅利不再,棉花價格倒掛嚴重,而國家目前并沒有在這塊給予配額,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近幾年中國的服裝企業大多舉步維艱。棉花價格高,勞動力成本高,導致一些依靠外單出口的企業跟國際上相比基本已經沒有優勢,紛紛選擇轉為內銷或者將產地轉移到人口紅利相對較高的東南亞國家。某種意義上講,服裝企業的格局未來會分為兩類:一種是靠“量”取勝,這類是基礎服裝,屬于量大,但快速消費的類型;另一種就是個性化時裝的精準生產,個性化制造、高附加值的。
中國的基礎服裝需求非常大,尤其是職業裝,但是職業裝的供貨渠道特殊,價格越來越透明,全球化資源配置的趨勢越來越凸顯,中國政府的職業裝定制也正在向全球化轉移。
無論是服裝行業還是其他任何行業,無論何時何地,能更好的解決客戶需求,讓客戶滿意,這是最終的目標。未來服裝行業可能傾向于與移動互聯的結合,與科技的結合,與大數據的結合。互聯網電商漸漸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服裝消費也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隨之而來的則是大量實體服裝門店的關閉。
未來服裝產業的新態勢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還會繼續升級。現在服裝行業流行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趨勢,叫做“3D試衣”。將來也許所有的服裝店鋪里面都沒有成衣展列,只有3D試衣鏡,根據傳感器的數據3D模擬穿衣效果。而后漸漸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嫁接,未來人們可能只需要坐在家中通過VR,AR就能實現試衣購衣的需求,越來越“去中間化”,降低消費中的時間成本。
通過與大數據的系統嫁接,數據經過采集之后,上傳到終端,只要進行數據分析就能真正實現個性定制,未來服裝業行業中的同質由此得到根本性解決。未來服裝業會越來越分支細化,一家公司要么只做基礎服裝,要么只做時裝,而不會同時做多種服裝。任何服裝在未來都是定制屬性的,這樣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后,門店以及經銷商、批發商之類的中間環節都會消失,最終只會呈現兩個環節,前端客戶的需求和后端服裝企業的工廠,而中間由互聯網平臺來實現嫁接。全流程簡化,是未來服裝行業的一種新趨勢。
談及服裝產業的變革的時候,人們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和顛覆性創新時代,出現了哪些變化?
1)產業鏈的去中間化。C2F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2)個性化。個性化的服務模式是今天越來越明顯的社會潮流,傳統服裝生產將面臨著一次從硬生產模式到柔性生產模式轉變的挑戰。
3)批量定制化。基于數據化的資源為客戶提供柔性化定制的服務,這種趨勢也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4)社群部落化。有同趣同好的人以“衣”作為他們共同的標識,這種訴求會愈加凸顯出來。
5)產能轉移化。尤其是在中國,我們的產能正在經歷由東到西,從南到北轉移,甚至向海外傾斜。
6)服裝業態的科技化。服裝產業與智能硬件的結合,與互聯網的結合,與新材料的結合,甚至跟新能源的結合都愈加緊密,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7)時尚趨勢的多元和小眾化。服裝潮流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和小眾化,流行趨勢的熱點更迭速度也越來越快。
8)生產線的零距離化。隨著3D和4D打印機的發展,普通客戶離生產終端的距離越來越近。
9)創意化。人們對服裝的想象力越來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