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披風裁剪圖及制作教程
披風是從宋代褙子發展而來,是明代男女都可穿用的外套款式,對襟,直領,大袖,衣身兩側開衩,衣襟用系帶或玉花扣固定。女性通常在披風里穿豎領長襖和馬面裙,男子則多穿道袍。在秋冬季節里,也用各種動物皮毛制成披風,可以御寒保暖。現在戲曲中仍保留披風的形制,簡稱為“披”,一般訛寫為“帔”。
氅衣:又稱鶴氅,晉代已有記載,多為道家所用,宋代文人好服鶴氅,明代士人多作為便服外套使用,天冷時也穿以遮風御寒(與披風一樣內襯毛皮)。形制與披風相似,對襟,直領,大袖,衣襟用長帶一對系結,衣身多為淺色,領袖衣襟均施有深色緣邊,兩側一般不開衩(也有做成開衩的)。因為氅衣、披風外形接近,故有時兩者也互相混稱(如一些小說中同件衣服可能既被叫做披風又被叫做氅衣)。
制作剪裁教程
罩衫-披風
袖子樣式
領子樣式
甘領的裁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