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機的前世今生——為創新禮贊
時代的記憶是如此珍貴,縫紉機滴答滴答,如同時光的腳步,從18世紀走到了今天。
18世紀的工業革命,促進了縫紉機的發明和發展。1790年,英國的圣托馬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縫紉機。縫紉機成了婦女之友,從當年廣告牌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女性對縫紉機的喜愛。
19世紀,勝家發明了鎖式線跡縫紉機,縫紉機從手搖式、腳踏式到電動機驅動縫紉機不斷進步,外形也從古典向現代演變。
“勝家”縫紉機的廣告牌成了難得的歷史資料,記錄了那時陶醉在縫紉機世界的人們。
到了新中國,縫紉機工業從無到有,由大到強。伴著“老三件”,縫紉機走入千家萬戶。
圖為1985年國慶前夕,上海市“第三批名牌產品評選展銷會”現場。
從此,脫胎于歐美工業革命浪潮的縫制機械,在華夏大地神奇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變革和升級,孕育出了璀璨的縫紉文化,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譜寫了獨特篇章。
是誰在中華縫機工業的發展中擔負起前行的中堅力量?是誰在行業變革的關鍵時期匯聚集體智慧推動行業不斷提升?又是誰勇立創新潮頭,為行業的前進殫精竭慮,奉獻青春與汗水?
是參與創新的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團隊,每一個可愛的中國縫機人!
變革永不停步,創新絕不停歇,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正沿著自身特色的創新之路全面開拓,不斷奮進。我們為創新禮贊,為每一位創新者深情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