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培養專業人才是前提
兩化融合的落腳點在于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品質,避免少慢差費,實現多快好省。最后達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目的。信息化數字化的設備需要人來操作。然而沒有操作工人、沒有工藝人員,現代化設備就不會操作,使得兩化融合落空。因此,培養專業人才是前提。沒有人才,實現不了兩化融合。那么應該如何去做呢?
1、培訓技術工人,解決企業缺人
在信息化社會里,一般的手工操作模式已經遠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了。我們需要加大力度培訓技術工人,使他們學會操作現代化機器、掌握信息化、數字化形勢下的作業本領。
目前服裝行業內存在著這樣一種的現象:先進的設備沒有人會操作,或者說根本不愿意使用。比如:唐山地區玉田縣的一家私營服裝企業,老板買來先進設備電腦裁床不會用,擱置在倉庫兩年多都沾滿了灰塵。裁剪組的老師傅依然是手劃線人工裁剪布料,就連電剪刀都不用。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手工操作,利用原始的笨辦法,還可以維持服裝廠的生產。如果更換電腦裁床,那么,就連一件衣服都生產不出來了!就憑這樣的落后生產模式,如何參與國際競爭,如何立于不敗之地?又如何應對工業4.0呢?
富怡身先士卒,每出售一臺機器,都要上門免費培訓技術,直到用戶可以獨立操作使用。現在富怡又在網上開展免費V9.0服裝軟件升級活動。售后服務也是實現兩化融合的手段之一。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全國服裝版師大賽上,都是使用的富怡服裝CAD軟件。
2、培養后備力量,開展職業教育
對于服裝類大學院校,都應該增設服裝軟件等信息化課程。使得學生走上社會就可以適應信息化、數字化工廠,可以獨立操作機器。富怡首當其沖,率先在10年前就瞄準了富有市場前景的院校,開始與學校合作進行實驗訓練。因為抓住了娃娃,就抓住了未來!目前,富怡已經與全國500多所大專院校合作,開辦了服裝CAD軟件課程和實習基地。已經有48本服裝教材是利用富怡軟件為內容編寫的。
奔向工業4.0 進軍號角已經吹響。應對“工業4.0”時代勢在必行。富怡憑借自主核心技術,以創新為驅動力,主動把握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研發生產更新的電腦化、自動化、電控聯網化、管理信息化的服裝機械設備,不斷優化升級,為國家實施兩化融合,在行業內帶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