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預估全年出口走勢: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降幅收窄
12月8日,海關總署發布了我國11月外貿進出口數據。統計顯示,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216.23億美元,同比下降1.6%。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90.3億美元,同比增長4.2%;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25.93億美元,同比下降5.3%。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395.57億美元,累計同比下降6.7%。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960億美元,累計同比下降3.7%;服裝累計出口1435.56億美元,累計同比下降8.7%。
與10月的出口數據相比,11月我國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的絕對值超過了前兩個月,且同比出現了較明顯的正增長。服裝出口額的累計同比降幅繼續加深。距離年末僅剩半月時間,如何看待當前乃至全年的紡織服裝出口表現?
針對當前的出口形勢,浙江紡織進出口集團相關負責人陳加祥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他認為,從海關數據來看,在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產品中,化纖占到了纖維總耗用量的2/3,化纖消費的出口量增長非常快,功能性產品的替代性明顯增強。這一方面是紡織業發展受我國棉花政策因素制約帶來的,但更主要的積極一面因素是產業的競爭力在不斷提高。樂觀地看,盡管國際經濟疲軟態勢沒有明顯消退,但是人均纖維消耗量是穩步增長的:經濟好的時候增長的快一些,經濟不好的時候增速慢一些,整體消費水平呈增長趨勢。其次,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也是一個利好因素,對出口產生推動力,改善出口環境的作用會持續顯現。他認為,當前這一輪匯率調整是同中國經濟的整體調整相同步的,從去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每年貶值的趨勢是5%左右。今年年初到年末,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化基本上從6.6降到6.9,在5%的范圍左右波動,估計明年不會超過5%。出口整體的走勢根本上還是要看全球經濟復蘇的程度,如果經濟復蘇穩定了,我國紡織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最終還是會得以體現。
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繼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近3年出口數據來看,河南省直接出口額一直保持在25~26億美元之間。與其他省份相比,整體體量相對比較小,沒有明顯的波動。一方面是因為河南省出口的紡織品以間接出口為主,基本屬于非民用消費領域。另一方面是因為河南省紡織服裝產品主要出口到傳統市場,所以相對于新興出口市場,出口成交額波動不大。
與陳加祥的樂觀看法不同,對于當前乃至未來的出口形勢,舒朗集團董事長吳健民的判斷則是“形勢逼人”。早在今年年初,他對美國市場還是信心滿滿,而此時卻表現出觀望心態,決定暫時放緩攜旗下品牌參加海外展的計劃。一方面原因是,特朗普新政后美國外貿政策調整尚不明確;另一方面,通過今年與多個國際品牌合作或并購,也讓舒朗對內銷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充滿信心。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此前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盡管當前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有很多,但外貿回穩向好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外貿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