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加大開拓國際市場力度 紡織服裝出口國增至163個
去年以來,閩派紡織服裝大本營石獅市,加大開拓國際市場力度。去年1-11月,全市紡織服裝自營出口額12.9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自營出口國已由三年前的120個增至163個,成為泉州制造業出口國家最多的行業。
“石獅紡織服裝出口國持續增加,是企業面對困難‘開疆拓土’的結果,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地方政府鼓勵和扶持企業加速‘出海’的政策效應。”石獅市商務局局長林金場說。
經30多年滾動式發展,石獅紡織服裝產業年產值超500億元,誕生富貴鳥、愛登堡、帝牌等一批服裝品牌,成為聞名全國的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然而,隨著國內紡織服裝產業產能的迅速壯大,全行業產能過剩襲來,石獅紡織服裝企業壓力倍增。
面對考驗,部分石獅紡織服裝企業開始謀求“出海”,化解過剩產能。
為服務企業“出海”,去年以來,石獅政府和紡服業界組織相關力量,加大投入,通過國際采購團、國際服裝協會、電子商務平臺等方式和途徑,加大在海外的推介力度,來自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采購商紛至沓來。
在組織企業前往新興市場參展的同時,石獅強調“抱團”,以服裝城的名義集體赴海外新興市場參展,取得顯著效果。統計顯示,去年,石獅服裝城的外銷結構中,來自中東、俄羅斯、東南亞這些新興市場所占的出口銷售份額接近50%,較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在“出海”過程中,一些龍頭企業加大產品研發和生產力度,主動優化產品出口結構。針對歐美市場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去年以來,石獅紡織服裝業先后開發出玉米面料、碳纖維面料、太極石面料、納米化纖面料等一批新產品,大受國際市場歡迎。
統計顯示,去年前10月,石獅服裝出口單價不足百元的服裝,已從三年前的65%下降到目前的40%;出口高端服裝面料占比,由三年前不足20%提升到40%。
“過去,由于紡織服裝產品集中在低端領域,我們的銷售很難進入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目前,隨著中高端產品比例提升,這一狀況明顯逆轉。”石獅市紡織服裝商會會長田啟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