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院清產庭敲響第一槌 省紡織公司開始破產清算
省屬國有“僵尸企業”廣東省紡織工業總公司(下稱省紡織公司)破產清算一案,昨日下午在廣州中院召開聽證會,包括債權人廣東省廣業紡織物流產業有限公司、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上級主管單位均參加了本次聽證會。這是自2016年12月30日成立清算與破產審判庭以來,廣州中院收到的第一件破產案件。
尚有75名員工需要安置
據悉,省紡織公司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廣東省廣業紡織物流產業有限公司作為其債權人于今年1月初向法院提出對省紡織公司進行破產清算。資料顯示,省紡織公司成立于1986年2月21日,注冊資本4678萬元,屬全民所有制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批發及代銷紡織原料、紡織品等。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省紡織公司即已停止經營。2003年因政策調整,該公司交由上級單位托管,并且被批準在三年內實施關閉退出。但因拖欠巨額債務,且涉及離退休人員住房安置、退休養老問題等客觀原因,省紡織公司一直沒有實施關閉,其名下也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
據省紡織公司自行統計,截至 2015年12月31日,省紡織公司資產總額35114.4萬元,負債總額35676.44萬元,屬于資不抵債。省紡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黃女士說,該公司實際從2001年開始已經關門了,至今換了三個法定代表人,她去年入職,作為法人并沒有行政級別。該公司原產業是加工紡織原材料,目前尚有75名員工需要安置,待破產清算后,這些員工將進行社會化管理。
全省過千“僵尸企業”托管待清產
廣東省股權托管中心負責人高建營介紹,托管中心是廣東省股權交易集團的全資平臺,承擔的是廣東省國資企業中“僵尸企業”的登記托管,目前托管的僵尸企業已經突破1000家。最早承擔非上市股份公司的托管,2008年設立,2009年開始托管,曾經協助溫氏集團上市,做了一系列的資本運營合作,也是廣東省體制改革的一個承載平臺。
法官書記員旁聽“第一案”
按照中央和最高院的工作部署,廣州中院于近期成立了清算與破產審判庭,該庭現有19人,其中包括9名員額法官、10名法官助理。該庭副庭長劉冬梅表示,清算與破產審判庭作為剛成立的部門,有部分同事是新加入破產審判隊伍,而破產審判與普通的訴訟案件審判存在很大差異。
通過召開聽證會審查債務人是否具備破產原因,可直接為國資委下一步開展“僵尸企業”的清理工作提供指引。記者留意到,此次有不少法官書記員到庭旁聽。
企業資料
省紡織公司
省紡織公司成立于1986年2月21日,注冊資本4678萬元,屬全民所有制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批發及代銷紡織原料、紡織品等
負債資料
負債總額3.5億
據省紡織公司自行統計,截至 2015年12月31日,省紡織公司資產總額35114.4萬元,負債總額35676.44萬元,屬于資不抵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