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打假數據境購一年清退3萬賣家
從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間,阿里巴巴通過大數據主動風控體系識別并清退全球購涉假賣家高達3萬家,跨境假貨問題已經成為打假新戰場。
假貨問題是全國面臨的難題,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協同打假才是根治假貨問題的唯一途徑。2016年,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全年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案件469起,抓獲涉假嫌疑人880名,搗毀涉假窩點1419個,涉案案值按照正品價約30.67億。
2016年6月,阿里巴巴協助公安部破獲一起特大跨國假冒潤滑油案,假潤滑油從馬來西亞生產灌裝,從義烏、廣東等地流入國內,再銷往全國各地。最終在浙江、廣東多地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成功查處廣東番禹區、天河區、金華義烏倉庫3處,查處假冒“美孚”、“殼牌”、“嘉實多”等品牌假冒潤滑近萬件,通過排查銷售合同、清單等,預估總涉案金額上億元。
然而,阿里巴巴首席:“在所有案件中,跨境聯合打假案件仍屈指可數。尤其在跨境消費日益成為百姓生活日常的今天,跨境假貨問題已經成為新的打假主戰場,我們迫切的希望與多方聯手,將國內協同打假的探索輸出全世界,協同全球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克假貨難題。”
多年以來,包括淘寶在內的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一直受到假冒偽劣產品問題的困擾。阿里巴巴的出現似乎總是伴隨著假貨問題,2015年1月,上市僅僅3個月時間便遭到國家工商總局白皮書指責其允許商戶無照經營、仿冒名牌以及銷售假冒酒類和手袋等問題。
曾被奢侈品牌抗拒的電商,如今已成為其營銷的重要渠道。麥肯錫咨詢聯合意大利奢侈品協會 Fondazione Altagamma發布的《奢侈品數字營銷觀察年度報告》預測,線上奢侈品銷售市場份額將在2020年翻倍至12%,2025年這一比例將升至18%,這將使電商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市場, 隨著奢侈品牌紛紛觸電,新的時代已毫不留情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