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華日報應邀參加中新社海外媒體交流會
中新網海南澄邁2月18日電(記者 關向東 王子謙)2017中新社客戶編輯工作交流會18日在海南省澄邁縣召開,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羅馬尼亞、埃及、阿根廷等16個國家和地區約50家媒體與中新社各采編部門進行工作交流,中新社重點推介新媒體業務,提升與海外媒體合作空間。
本次會議是中新社連續第六年舉辦客戶編輯工作交流會,旨在了解客戶需求,更好服務海外受眾。
本次會議是中新社連續第六年舉辦客戶編輯工作交流會。中新社總編輯王曉暉表示,此次交流會在傳媒業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召開,中新社在業務上進行新探索,新媒體的參會將提升與海外華媒合作空間,實現新的跨越。
中新網編輯部主任陶光雄介紹,中新網正在構建全媒體矩陣,中新網客戶端將著力打造華媒專區,幫助海外華文媒體實現新聞精準推送,打造全球華人資訊主流平臺。
中新社總編輯王曉暉表示,此次交流會在傳媒業發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召開,中新社在業務上進行新探索,新媒體的參會將提升與海外華媒合作空間,實現新的跨越。
中新社總編輯王曉暉
中新社經濟部主任俞嵐介紹,中新社推出的時政類新媒體產品“國是直通車”,著力提供以鮮活財經資訊和權威政策解讀為主的原創內容,致力于搭建政府、智庫、媒體、公眾之間互聯互通的公共政策智慧眾籌平臺和整合傳播平臺。“國是直通車”還圍繞國計民生議題,匯集海內外權威專家,舉辦“國是論壇”等系列活動。
中新社國際部、海外中心、攝影部、視頻部、僑務新聞部等部門以及香港中通社分別介紹“僑寶”、“通傳媒”、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業務,尋求合作空間。
在客戶交流環節,臺灣中央通訊社副社長呂志翔說,當前海外華人社會正在發生變化,媒體如何滿足世代交替,與不同背景的華人有效交流成為重要問題,“新聞是公共外交最有效的平臺,要有更多元的內容。”
馬來西亞《國際時報》高級記者林莉琳說,中新社不僅是海外華文媒體獲取中國訊息的最佳平臺,更已成為獲取國際資訊的渠道,“大有一社在手,八方皆通之慨。”
中新社副總編輯夏春平表示,中新社未來將更加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客戶工作
中新社副總編輯夏春平
印尼《國際日報》執行編輯劉玉蓮表示,中新社對于華人、華僑、華社活動快于其他媒體,無論是日常報道還是新媒體新聞都廣受歡迎,符合海外華人關注興趣和閱讀習慣。
香港《鏡報》企業社會責任事務主任張卓立表示,當前媒體生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新社可多挖掘網絡信息擴大稿件覆蓋面,同時要在“后真相”時代用專業思維辯明真誤,發揚求真精神彌補網絡媒體之不足。
與會媒體表示,新媒體迅猛發展對傳統媒體轉型提出更迫切要求,希望中新社在人員和技術方面加強與海外新媒體的進一步合作。
臺灣中央社副社長呂志翔發言。
臺灣中央社副社長呂志翔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副編輯主任蔡慧雅、《星暹日報》副總編輯柴瑤、菲律賓《商報》執行副總編輯莊銘燈、《世界日報》編輯吳朝暉等嘉賓建議中新社加強對東盟國家及“一帶一路”建設的圖文報道等。柬埔寨《柬華日報》多年來同中新社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本次應邀參加活動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香港《鏡報》企業社會責任事務主任張卓立表示,中新社要在“后真相”時代發揚求真精神彌補網絡媒體之不足。
香港《鏡報》企業社會責任事務主任張卓立
“中新社對海外華文媒體有深深的依戀,未來會更加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客戶工作。”中新社副總編輯夏春平向海外華文媒體表示感謝,他表示中新社將繼續增強客戶意識,應對需求加強新聞圖表、新聞圖片等供稿,提高東盟地區新聞報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