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購銷雙方繼續僵持 棉企期待價格上漲
據疆內一些棉花加工企業反映,近日詢價、看貨、采購的內地紡織廠、貿易商明顯增多,市場的活躍度上升,但“風聲大,雨點小”,鄭棉CF1705合約也先后跌破16000元/噸、15700元/噸。而疆內棉花現貨價格也弱勢回調100-200元/噸,部分棉企因庫存較少且皮棉以中低品質為主,降價幅度超過200元/噸,用棉企業試圖壓價收購。
雖然3月6日儲備棉輪出大幕開啟,但考慮到從競拍到出庫一般需要一周以上時間,因此部分棉紡廠急需3月中旬前適當補庫過渡。另外紡紗廠、貿易商對2017年輪出的儲備棉的品質擔憂比較大,一些大廠、紡高支紗的企業表示,無論從配棉還是市場價格的角度看,競拍儲備棉可以同采購高品質新疆機采棉、手摘棉同時進行,從而滿足紗線品質穩定性、交貨的及時性。
從調查來看,由于套保機會喪失、現貨價格下跌,疆內棉企惜售情緒比較強烈,特別是部分棉企庫存比較大、短期運轉資金充裕的廠家大多選擇堅守,期待像2016年一樣出現“越輪出價格越高”的情況。目前3128/2128級手摘棉15400-15600元/噸(毛重)的成交價不僅沒有利潤反而有300-400元/噸虧損。另外兵團棉、地方棉企“雙28/雙29/雙30”皮棉銷售進度已突破80%,剩余資源以中低品質為主,高品質棉花或“以稀為貴”。而且從2016/17年度美棉簽約出口已達86%(截止2月中旬前)及美棉、澳棉、烏棉報價“高高在上”來看,3-6月份可彌補2016/17年度高等級棉需求缺口的外棉并不樂觀。業內分析,目前最大的變數量是“2017年輪出的儲備棉資源中有多少符合紡40S及以支數棉紗配棉要求”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