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于特2016年度營收突破60億元,供應鏈管理仍是增長主動力!
2月27日,本土休閑裝龍頭企業——搜于特發布業績快報,2016年1-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24億元,同比增長218.93%,服裝家紡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9.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增長86.77%,服裝家紡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3.00%。
搜于特稱,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通過戰略轉型,利用多年的資源積累和經驗優勢,為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的客戶、商家提供高效、低成本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報告期內,供應鏈管理業務發展迅速,共實現營業收入43.24億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68.37%。
截止2016年年末,公司股本比上年末增長49.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比上年末增長48.43%,主要是公司2016年10
月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246,432.76萬元所致。
國泰君安分析師呂明表示,上游供應鏈管理業務是搜于特2016年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2015年搜于特新增供應鏈管理業務,與各地貿易商成立合資公司,2016年底共有8家。公司供應鏈管理業務的實質是紗線及面料貿易平臺,優勢在于公司產業資源豐富、上市公司獲取資金成本較低、以及集中現金采購原料價格低,此外還為客戶提供產品風格指導等高附加值服務。
此外,搜于特原有“潮流前線”休閑裝業務2016年營業收入增長約10%,經營模式穩步升級,從單一品牌升級成為具有10個風格迥異潮牌的集合門店,以三四線城鎮街邊店渠道為主,門店面積擴容至300至2000平方米,核心價格帶在50-300元,性價比優勢進一步突顯,2017-18年此塊業務仍將以穩健增長為主。
呂明預計,2017-18年供應鏈管理仍是搜于特新業績成長主要動力,此外,搜于特同時通過投資廣東英揚等企業,拓展文化創意業務,未來值得關注。
不過《中國服飾》雜志公眾號記者此前從搜于特方面了解到,據搜于特董事長馬鴻介紹,公司供應鏈管理子公司數目不會大幅擴張,公司曾預計,供應鏈管理子公司原來預計開20家公司,預計每家公司年實現8-10個億的營業收入,但馬鴻談到,合作后發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市場核心競爭力增強,因此,就目前來看,8家子公司大概率都能在2017年完成收入目標。因此子公司數量上不會增加太多。
馬鴻還介紹,近兩年來公司對潮流前線品牌更新換代以適應市場發展,推出10個主品牌,并在全國陸續推出集合店,從銷售情況看集合店的效果很好,集合店方面,一般為300-2000平方之間,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需求,比較受消費者歡迎。
“搜于特戰略不會把自有品牌拋棄,而是要把品牌做好。在2017年集合店會加快拓展速度。”馬鴻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