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組織帶領下 四川鞋企抱團“走出去”
當一些企業還沒做好今年的市場計劃,有兩支隊伍1月就“走出去”參加經貿活動了。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四川省國際商務發展促進會秘書長高琳說,由于拓展市場早,11家參加1月中旬第87屆意大利加達Garda國際鞋展的女鞋企業,共計接單3萬雙以上,總金額超200萬美元。
女鞋企業通過參展了解市場走勢讓產品與市場需求“對味”
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大宗商品和匯率波動,是壓在外貿企業身上的“三座大山”。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女鞋企業首當其沖。成都海關統計,去年四川鞋靴出口42.8億元,下降28.1%,外需未見回暖跡象。
越是市場低迷,越要千方百計拿訂單。1月14日舉辦的第87屆意大利加達Garda國際鞋展,是世界著名的專業鞋展,也是四川女鞋十分看重的市場拓展平臺。
本屆鞋展,已是四川省國際商務發展促進會第三年組織企業參加Garda國際鞋展。
“今年的展位位置很‘給力’。”高琳說,經協會兩次與Garda展組委會溝通,最終七成以上的成都女鞋企業都搬到2樓以下的顯眼展位,再加上企業精心準備,提前與潛在客戶見面,讓產品與市場需求“對味”,使得不少企業收獲頗豐:崇州蜀渝鞋業有限責任公司接到訂單1.5萬雙,還有意向訂單超10萬雙;成都拉貝拉貿易的5個樣品受到客戶青睞,一舉拿下50萬美元的訂單……
“走出去”闖市場,讓成都女鞋企業看到了自己的短板:產業鏈配套不齊全導致的成本高企;品牌缺失,貼牌生產受制于人。崇州蜀渝鞋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姚璽感受很深:“溫州鞋子是批量生產,但四川中小型鞋企不僅以小工廠作坊為主,優質原材料來源也受限于供應商,因此比沿海地區制鞋的成本更高。”省商務廳貿發處負責人形象地說,如果一個產品的利潤是10美元,制造環節拿到的利潤在1美元左右,其余部分則被“微笑曲線”兩端的研發和渠道瓜分。
通過參展了解市場走勢,更讓企業收獲了信心。姚璽認為,四川女鞋優勢在于質量。“今后要揚長補短。”姚璽打算,通過引進先進工藝和設備,提升企業生產效益;同時結合流行趨勢和消費者個性化定制需求,提升設計和營銷能力,吸引高端用戶。
高琳透露,今年6月,我省還將組織鞋企到意大利參加第88屆Garda國際鞋展。結合企業需求,活動將增加考察英國知名鞋業等環節,讓企業在一線掌握最新流行趨勢。“多走多學習,有利于企業成長。”四川省工商聯對外經貿商會秘書長徐裴潞說,他們曾多次組織企業前往卡美多、艾民兒等本土優勢制鞋企業參觀學習,并與不同行業展開橫向經驗交流。“旨在鼓勵四川企業增強創新能力,樹立品牌意識,提升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