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給專業市場帶來什么新出路?2017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創新發展論壇找答案
3月5日下午,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主辦,廣州市越秀區商務局、廣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支持,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道辦事處、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承辦的“2017中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創新發展論壇”在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流通分會顧問楊東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顧問張長林,東華大學教授、紡織服裝電商聯盟專家委主任湯兵勇,商務部電子商務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陳曙光,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阿里巴巴研究院副院長游五洋,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卜曉強,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建國,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安徽省服裝商會執行會長葉梁,廣州市越秀區政協副主席胡仲華,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黨工委書記高貴良等領導與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大會。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副會長徐建華主持。
廣州市越秀區政協副主席胡仲華在致辭中表示,從國際形勢來看,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互交織,競爭與合作的形式更加復雜,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復蘇動力不足。國內經過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支撐經濟快速增長的要素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發展穩中有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扭轉經濟下滑的趨勢任務艱巨。他還表示,服務業成為重點和熱點,成為經濟復蘇引領轉型發展的新引擎,新方向,此外,我國“十三五”期間將全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工業向服務業大國蛻變。經濟新常態下,服裝行業深入推進轉型升級,積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業引領能力穩定,實現了連續穩定增長,行業穩中趨好,轉型升級效果明顯。
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街黨工委書記高貴良以“流花市場商圈創新發展實踐”為主題題分享了越秀區流花商圈的市場發展情況。他表示,流花商圈每天的采購商客流量超過30萬人,高峰期接近50萬。正是因為有這么大的客流載量,以白馬、紅棉為代表的市場才能保持旺盛的發展。他還表示,要不斷的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同時,招商引資要為民服務、為商業服務、為社會服務。流花地區大膽創新,提出社會治理新模式,為民服務、為商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整體核心,我們將團結好廣大商家,在社會治理模式上大膽創新,實現社會治理的全面創新和升級。
論壇上,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游五洋以“新零售引領商業模式創新“為主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已經開始形成,全面數字化的流通服務業、線上線下融合,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方位無縫融合的消費體驗。
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在主題為“新批發時代與專業市場發展新趨勢”的主旨演講中談道,經歷了近20年的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沖刷的零售業,從形式到內容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零售與舊零售,在渠道、價值、動力、模式等方面都有不同,而作為新零售的三大核心要素的體驗、場景與數據,必須得到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在新零售的模式下,商業場所可能無所不在,甚至可以在風景區,在體育中心,甚至是交通中心。而新零售也將引領新“物流”,更要求物流變短、變快、變密。
隨后,來自東華大學教授、紡織服裝電商聯盟專家委主任湯兵勇,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首席技術官趙傳江,廣州白馬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搜芽科技CEO鄧代國,虎門富民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炳輝,就“紡織服裝渠道創新與發展”這個主題進行了交流對話烈。專家學者以及相關負責人已均表示,對于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來說,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必須要抓住時代與科技發展機遇,對行業的發展有正確的認識,了解前瞻知識,做好創新升級。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已成為中國成長型服裝品牌的重要“孵化器”,是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生力軍,因此,加強構建以創新驅動、提升質量、培育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不斷融合“時尚”、“科技”等元素,通過批發、零售、電商三個渠道共同發力,最終形成一種獨具特色“品牌文化”、“時尚文化”,是我國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前進的方向。
論壇上,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流花街道辦事處被授予“中國服裝專業市場創新發展示范街區”稱號,廣州紅棉國際時裝城被授予“中國服裝時尚原創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