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雙陶瓷鞋在南京展出 意象化再現當年苦痛
又是一年清明時,今年也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大量游客市民自發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獻花。昨日上午,2017年“清明祭”系列活動——陶藝鞋展開展儀式在紀念館入口的雕塑廣場舉行,80雙陶瓷鞋身形各異,如訴當年,以此祭奠在慘案中逝去的無數生命。
記者在現場看到,陶瓷鞋展示柜中盛放著約40厘米厚的沙土。陶瓷燒制的鞋子樣式繁多,其中不僅有大人的布鞋、靴子,也能看到嬰孩色彩鮮艷的童鞋、虎頭鞋,它們以土上、半埋和全埋等形式放置,意象化地再現了1937年身處南京的同胞所經歷的支離破碎、生靈涂炭的慰嗤從胙掛幀�
展示柜寬1.2米,長13米,寓意12月13日的人類浩劫。活動現場共展示80雙陶瓷鞋,寓意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鞋子,能夠透露出人們的年齡、身份、家庭貧富狀況”,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美術老師、陶瓷鞋的制作者王成說,“現場的每一雙鞋,都代表了一類人。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失去生命的人,不僅有青少年、成年男女、老人,還有襁褓懷抱中的嬰幼兒。”
據王成介紹,自己曾在德國留學,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博物館中看到那些戰爭受害者的鞋子,受到震動,印象深刻,回國后就萌發了創作象征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陶瓷鞋的想法。開展儀式上還舉行了陶瓷鞋擺放和撒土儀式。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石秀英老人、伍秀英老人及其他代表,將從17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取出的泥土,撒在這些色彩、形態、大小不一的陶瓷鞋上。此前的3月28日,一群來自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的志愿者從曾經浸染著遇難者鮮血的苦難之地采集沙土,承載著后人對遇難同胞深沉的悼念與哀思。記者了解到,從4月3日到4月9日期間,展覽將繼續留在雕塑廣場供游客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