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用誰來保證?第十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直面誠信與協同
4月19日,以“供應鏈誠信與產業協同”為主題的第十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在福建石獅舉行。來自全球的600余名知名專家、優秀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聚焦企業之間供應鏈合作模式,分析全球化競爭格局的挑戰和機會,迎接行業的綜合整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會上做了題為《紡織服裝供應鏈誠信與產業協同》的主旨演講。孫瑞哲首先對中國紡織工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做了總體的回顧與展望。他表示,中國紡織工業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時期,發展環境和形勢正處于增長速度變化、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動力轉換的關鍵戰略新起點。
在總結發展成就與行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孫瑞哲認為,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目前需要直面3個矛盾: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之間的矛盾、產能結構與有效需求之間的矛盾、環境約束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協調3個關系:產業與社會、環境、消費的關系;經歷3個轉變:傳統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綠色產業轉變;并最終構筑3個板塊:制造產業板塊、科技產業板塊、時尚產業板塊。
立足于宏觀行業發展背景,孫瑞哲指出,跨國布局日趨顯著、成本壓力更加突出、運行效率明顯提升、終端渠道加速彌合、消費升級勢在必行、責任發展綠色先行,是目前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呈現出來的六個新變化。
“在紡織服裝供應鏈的整體運營中,選擇誠信,尊重誠信;激發協同,善用協同,將是未來產業最具性價比、最具競爭力的選擇。”孫瑞哲談道,“小信誠則大信立”的誠信機制與“上下同欲者勝”的協同策略,將是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管理應當強化的價值路徑。
“供應鏈誠信機制需要多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行業、企業與社會各司其職、協同合作。”孫瑞哲表示,企業信用管理可從信用登記制度,信用評估制度以及信用風險管理制度三方面入手。具體措施:第一,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該制度管理范圍包括客戶資信、內部信用風險評估、中間商的管理與評價等。第二,完善企業信用披露制度。盡量減少市場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狀況,這是建立企業誠信體系的關鍵。第三,增強企業信用遵法制度。將遵法守信納入到企業的管理中、融入到企業文化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梁勇詳細介紹了當前新疆紡織產業發展現狀、未來發展方向和政策規劃。僅2016年,新疆地區產業就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新增紡織服裝企業525家(其中兵團21家);棉紗產量112.29萬噸,增長92.4%;棉布產量1.65億米,增長2.1倍;化纖產量67.43萬噸,增長38.4%; 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77.99億元,增長59.4%; 實現利潤31億元,增長1倍。
據梁勇介紹,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思路是:“分步走”:以棉紡織為切入點,以服裝和針織為重點,以印染為突破口逐步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
2017年,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將依托:發展環境優化、投資促進,招商引資、南疆星火工程、勞動生產率提升、市場拓展、產業助力、清潔生產、促進民族團結與和諧發展九大行動,以推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720億元;完成新增就業10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0%以上以及引進內地企業400家的年度目標。
目前,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伙伴和進口來源地。據中方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中巴兩國累計貿易額超過14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巴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金額達71億美元。紡織服裝業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出口行業,也是巴基斯坦經濟的重中之重。
在會上,全巴基斯坦紡織廠協會(APTMA)秘書長Anis-ul-Haq表示,中巴兩國都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但兩國在發展水平上的差異,也為彼此合作帶來很多機會。
據了解,當前,在《中巴自貿協定》項下,除化纖產品外,中國大部分紡織品對巴出口均可享受降稅(20%-50%)或零關稅待遇,巴絕大多數紡織品對中國出口也享受關稅減免。
“我們相信可持續發展才是紡織行業最終需要達成的目的,如何讓再生纖維來制作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進一步的把材料、面料投入到一個可循環再用的過程中,是蘭精的職責所在。”蘭精集團全球業務發展副總裁-紡織品Amit Gautam表示,近年來蘭精不斷開發新產品、研發新技術,現在纖維可以在制作過程中就已經被染色,而不是在后期的工序當中進行印染。“并且它的染色質量會比后期染色更好。這種纖維相信對快時尚的生產商也會非常有吸引力。”
亨斯邁紡織染化部中國區商務總監蔡曉松表示,公司在整體業務的運作中,始終關注的是三大塊,一個是可持續發展,一個是創新,一個是協同。“通過和行業內不同的合作伙伴,會有一個很好的協同效應,利用到我們的經驗,我們的資源,作相應的改革,相應的研發,最終達到整個行業推動一個可持續發展。而這是需要加強工廠、品牌、當地政府以及其他相關行業利益者共同協作才能做到的。”
德國SEDO TREEPOINT GMBH公司銷售總監Manfred Mentges表示該公司系統全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能夠幫助印染廠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對技術工人的依賴,可顯著節省原材料與人力成本;高效節能的控制系統兼備遠程控制功能,有效控制各環節的成本,以最優化的方案實現最復雜的應用。“有一家工廠使用系統一年后,他們工廠從432人降到126人,能耗也降了40%到50%。”他舉例說。
“我們只有一個指揮棒,那就是消費者的需求。”青島酷特智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金柱認為,眼下,企業應以消費者需求的數據來啟動供應商、生產商和服務商,促進整個供應鏈體系的資源配置最優化,促進全要素效率的提升。
和君集團供應鏈物流事業部總經理趙玭重點圍繞供應鏈運營進行了探討和分析。“過去,誰先改變,誰先創新,誰就能笑到最后,但現在適種生存,更隨策略已經不適應于當下,如今是快速生存??焖僮兏铮攀巧嬷馈?rdquo;他表示,如今,供應鏈已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營銷變革。需要三高、三低、三快、三化:高品質,高效率,高科技,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創新快,周轉快,結算快,精準化,網絡化,全球化。
會議期間,還進行了“中國流行面料吊牌示范單位”、“2016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杰出貢獻獎、特別貢獻獎”頒獎,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交接儀式,下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將在西平舉辦。
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十周年杰出貢獻獎
福州,柯橋,石獅,西樵,常熟,虎門,盛澤,寧波八個地方產業集群。
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十周年特別貢獻獎
蘭精集團,亨斯邁公司,錫萊亞太拉斯(深圳)有限公司,太極石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寧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紡協檢驗(泉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石獅紡織服裝,國家紡織面料館石獅館。
中國流行面料吊牌示范單位授牌(石獅企業)
石獅市展耀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聯邦三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石獅市鼎升貿易有限公司,聯盛(福建)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豪信紡織(福建)有限公司,貿盛投資(福建)有限公司,益盛(福建)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臺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石獅經緯紡織有限公司,石獅市祥華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