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縫制大咖談——第九屆行業主干企業峰會微觀點(一)
4月7日,第九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主干企業峰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隆重召開。會上,20余名行業大咖圍繞峰會主題“智動力——智慧縫制的現狀與未來”暢談了各自觀點。
智能縫制引領中國縫機由大變強
目前,電腦控制、準智能縫制機械已成為全世界縫制機械消費市場的主導產品或趨勢產品,自動化產品、縫制單元產品的使用熱潮已在國內外預熱,相信今后的應用比例還會增大。
林雪平:峰會輪值主席;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壓力”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沉淀,尤其是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成長為全球縫制機械行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
中國縫制機械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近5年來自主創新正式成為大企業的戰略決策,發明專利爆發式增長。特別是電控技術、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縫制技術的創新和產業鏈的完整度增強了我國縫企的國際競爭力,讓國外縫制同行倍感壓力。與此同時,國際同行的創新能力不足,品質和品牌是國際品牌仍占領中高端市場的根本原因。
“智”成動力
大力發展自動化、智能化縫制機械,加速推進電控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會使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由大變強”,實現“換道超車”。
為了早日實現這一目標,希望協會對加強對智能產品、智能技術的前瞻性調研、規劃和引導,業內企業要開展多角度合作、資本,廣大經銷商尤其是龍頭經銷商應加強自動化產品、縫制單元的推廣。“性價比”始終是我們后發展國家的利器,不要輕易貶低這個詞,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這些年贏在性價比。隨著行業洗牌的加劇,自動化、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企業結構調整的深入,中國縫制機械產品正在向中高階的“性價比”延伸和發展。品質的提高,將支撐我們的品牌實力,從而在品質和品牌上取得優勢。相信今后未來5-10年,我國必將成為世界縫制機械強國。
有效發展
美機公司將緊跟時代步伐,大力發展電腦類產品、自動化產品、準智能化產品,從簡單產品向復雜產品延伸,用5-10年時間進行智能技術的提升發展;集成優勢技術,聚焦基礎大類產品,挖掘客戶需求痛點,不搞形式主義,少搞不適合美機的技術和產品,下大決心提升各品種產品品質,這是美機有效長期生存下去的發展舉措。
聞力生:中國服裝智能制造創新技術聯盟專家組組長
緊緊抓住智造的機遇,堅持不斷創新,相信不用很久,服裝制造必將實現由大變強。2015年以來,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與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以“三衣兩褲”全流程自動化技術裝備為抓手,對服裝企業的智能縫制工廠開展了試點。經過一年多的推行,收獲很大,“三衣兩褲”的試點服裝企業中,自動縫制機械的應用取得了很大進步,比例可以達到75-80%。
智能服裝制造共分3個階段,目前我們所在的第一階段,是在縫制設備單機和單元機自動化的基礎上,實現各種工藝的自動化流程加工;第二階段是實現部分智能功能的自動化流程加工;第三階段是實現智能化車間和工廠的自動化流程加工。
縫制機械骨干企業完成了很多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設備的研發,但是自動機與自動機之間能通訊嗎?每一臺設備的數據能夠上云端嗎?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今后3-5年,我們迫切要完成的是單臺縫制設備的CPS。所謂CPS,就是以信息物理融合技術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智能制造。每臺縫紉機都能做到單元的信息管理系統,否則服裝企業的CPS就無法暢通。因此,在設備自動化之后,我們第一項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數據化。今后的智能工廠,就是數據的集成和數據的流動。
雷 杰:上海縫紉機研究所顧問
近10年來,各種功能地縫制單元化的綜合縫紉設備飛速興起,以機器人為送料器的三維縫制單元也成為技術熱點,產業發展與世界發展逐步走上并肩發展的道路。
明天的路怎么走,是縫制機械產業發展的重大課題。今后,以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基礎平臺的智能化、自動化產品,將成為我國縫制機械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產品發展方向。以高質量的產品 、高質量的服務為企業經營理念,將成為我國縫制機械產業創世界著名品牌的主要發展目標。以走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將成為我國縫制機械產業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發展方向。
為此,我們要不斷改善行業的生態環境,改變低水平重復、低價格競爭的資源消耗型局面,逐步形成有序競爭的健康發展格局。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視產品基礎研究,提高創新能力,是解決產品技術雷同的主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