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季度經濟數據中的玄機
今年的一季度GDP較為靚麗中,拉動最大的還是進出口,同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僅原油、成品油和鐵礦石三項對進口的合計拉動就高達9.26%,大宗商品量價齊升是支撐進出口的重要因素。而這里面是有蹊蹺的,如3月原油出口竟有4.5萬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129%,成品油出口23.2億美元,同比增長83%,但剔除掉原油和成品油,3月出口同比增速降到15.7%。類似的還有,3月挖掘機銷售同比增長297%。和2010-11年相比,重卡、挖機、推土機的絕對銷量并不高,甚至低于2015年。工程機械銷量高同比增速的主要原因是低基數和設備更新,而非新增需求。
此外,出口方面,3月織物制品、箱包、服飾、鞋類、玩具等增幅均超過20%,但這些出口產品主要來源于外需的復蘇,同時也與匯率有關,但這樣的增長是較為脆弱的。所以,玉名認為GDP增幅方面,未來的焦點在于,進出口貿易拉動的持續性如何,尤其是全球經濟前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孤立主義抬頭,全球貿易摩擦頻出,同時美聯儲加息周期,對于新興市場的資金壓力也很大。從國內方面來安,民間投資增長持續性依然存疑,經濟“脫實向虛”現象依然突出,這些因素值得關注。
GDP增速6.5%的意義
投資者經常會疑問中國GDP的6.5%,其意義是什么呢?以玉名的理解,主要是兩方面的因素,第一是GDP增速下滑帶來的就是失業率的上升,而且我國失業率統計只包含非農人口(底線為4.5%),這樣也會產生一定的失真,綜合歷史數據可以發現,GDP保持在6.5%,就意味著每年需要新增20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45%即900萬個崗位用于解決新增就業,另外55%即1100萬個就業崗位則是提升工資水平(也包括將最低工資水平提升上去)。
第二是2020年較2010年經濟總量翻一番的目標。由于前5年經濟增速在7.9%,那么后面5年只需保持6.5%,即可實現2020年經濟總量翻一番的目標;而如果2030年能夠實現較2020年翻一番(年均GDP增長保持在7.2%),即便考慮到美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總量也將有望超過美國,重回世界第一。所以,如今不是重視某一段時間的GDP數據,而是在于持續性,只有持續保持才能夠實現遠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