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瞄準服裝領域獲得專利 下個目標就是快時尚
據了解,亞馬遜昨日獲得一項專利,即系統在客戶下訂單之后,能自動按需定制并快速生產相應的服飾。
客戶下單后,該系統將印制、裁剪和組裝紡織品,系統能通過拍照反饋進行質量檢測,制衣完成后再根據具體信息寄送給客戶,或是歸類到未完成訂單的批次中。
該專利的發明人表示,這樣的系統可以應用于生產其他類別的商品,例如鞋類、床上用品、窗簾、毛巾等,制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紙、塑料、皮革、橡膠等。
亞馬遜早在2015年底就申請了該項專利,無論該系統是否能成為現實,這無疑坐實了亞馬遜想成為服裝行業巨頭的野心。亞馬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eff Bezos始終把亞馬遜銷售額超越2000億美元作為長遠目標,而在時尚服裝業立足,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
無疑,亞馬遜的這一舉動將給一向以“快”著稱的快時尚們不小的壓力。
作為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將線下市場攪個“天翻地覆”了,如今,亞馬遜瞄準服裝領域,這個舉動也足以讓快時尚戰戰兢兢了。
據悉,如今的快時尚雖有抬頭之勢,卻仍掩蓋不住行業的疲弱。
今年3月份,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公布截至今年1月底的全年業績。
乍一看,其銷售額較上一年增長12%至233.1億歐元(約合172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同比上漲10%至31.6億歐元(約合234億元人民幣),均符合市場預期。但是,2016年度該集團的毛利率較上一年的57.8%收窄至57%,超出此前預計的小于0.5%的跌幅,錄得8年來最低。
其實,這不是個別現象,Zara的不少競爭對手和它一樣都紛紛搭上了這列增長放緩的列車。
例如Gap在2016財年的凈銷售就比2015年下降了1.8%,錄得155.16億美元;而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的銷售收入增長亦有明顯放緩,增長率從2015年的21.6%降至6.2%。H&M 集團的營業利潤率也降到新低,只有12.4%。
事實上,亞馬遜上的衣服雖然遠不足以引領時尚風向,但一項最新數據表明,在2016年,亞馬遜相比其他服飾零售商,為年齡在18-34歲(千禧一代)的美國消費者貢獻了最多的服裝銷售額。這個統計結果來自于Slice Intelligence公司,該公司的數據則來源于在線消費者的實際數字化消費數據,購買的種類除了鞋履,還包括內衣、裙裝以及嬰兒服飾都在其統計范圍。
由此觀之,亞馬遜想要在服裝領域“躲一跺腳”,快時尚們也得“抖上一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