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未來趨勢預測:線上傳達理念+線下消費體驗
若以服裝業來看,可以通過其市場區分為品牌設計及開發的上游、服裝制造的中游,以及服裝經銷的下游。服裝業通常主要是指經裁剪、縫制等加工過程后產出的服裝、針織服裝(含毛衣)的產業,屬于加工層次及附加價值高的產業。其他也包含了襪類制造業、襪類、紡織手套制造業、紡織帽制造業、其他服裝產品制造業。
由于服裝業所面對的是終端消費者市場,加上產品生命周期短,具有市場競爭者眾且消費者需求快速多變等特性,因此產品銷售的渠道選擇與營銷策略將是影響服裝銷售成績的重要關鍵。而以下將針對服裝業未來發展趨勢做一些說明:
由于大量生產、低廉成本與服裝供應商間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除了形成產品利潤漸薄之外,加上信息流通迅速,以往信息不對稱的差距越來越小,消費者的服裝選擇方式也越來越多,更加精打細算,致使全球服裝供應鏈遂逐漸由生產者推動的形勢轉變為現今由消費端主導的拉式供應鏈。
消費者需求主導力的增加,使得密切接觸消費者端而能掌握消費者需求的品牌商或渠道零售商,亦在供應鏈中逐漸掌握優勢。大型零售商掌握多數服裝市場占有率,以量制價,挾量主導服裝生產與價格。
由消費者主導的供應鏈,需求更加多樣化,致使供應鏈朝向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方向發展。如傳統供應鏈自服裝產品的概念、設計、采購布料、打樣、銷售、生產至物流配送到達市場時間約需四十六周,而如今的供應鏈,根據快速反應與垂直整合將產品由概念、生產到市場銷售的時間縮短為九周,甚至更短。傳統供應商扮演角色將重新定義,零售商和買主都在尋找更高效率的運作模式,除保留對銷售規劃和零售業務的控制權外,把客戶需求預測、設計、生產、庫存和物流等其他流程全數外包給供應商。
對于服裝業的發展趨勢來說,銷售渠道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因此建議在進軍國外市場時,可以先在國內練兵,對于渠道經營、品牌營銷方面建立知識與經驗。利用機會,帶動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度,創造企業成長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