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之魂,虞金明的匠心之路
你若想找到虞金明其實很容易,辦公室或者車間,二者選一,似乎從未例外。工作對于這位七十歲的老人來說,似乎是他生活的全部。而五十余年沉浸于縫制機械行業里,讓他始終感覺其樂無窮。
執在心
用虞金明的話說:我一生的性格,就是好勝心強,別人能做好的,我都要求做到比別人更好,而且要求自己的產品是一流的。
生產一流產品,質量要求名列前茅,樸素的想法,執著的好勝心,是虞金明經營企業,立之行業的基礎與動力。這使得七十歲的他依舊每天都花大量時間查閱大量機械加工的新舊資料,關注機械加工的最新發展與動態,以跟上時代的步伐,使企業一直走在縫紉機零件加工的第一陣營。
“現在我們縫制行業中的工匠精神已不是銼刀銼平,鋸彎鋸直等方式,而是要高效率、低成本、生產世界一流產品,是要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結合,才能成為現代化的匠人。”
執著不是執拗,好勝不是獨斷。虞金明深知行業發展、下游用戶需求之變化迅速,今天的行業在自動化、智能化之路上愈發寬泛穩健,更是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2016年,在虞金明的帶領下,金明公司圍繞機床裝備進行數控化升級改造,積極向行業分享改造技術經驗。
據悉,目前金明數控化率達70%以上,由他親自掛帥領銜的科研團隊攻關研制的內圓磨床改造方案,解決行業磨孔精度差的難題,使得設備由手動改半自動,一人操作多臺,質量大幅提高,目前行業內累計改造千臺以上,有效提升整個行業加工水平和效率。
“我就是喜歡這個行當,我對縫制機械行業有感情!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站在這里。”
創自魂
虞金明特別熱衷于研究一些棘手的難題,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尋找解決辦法。遇到在書上也找不到解決方案的問題,就自己心無旁騖地鉆研。他特別享受機器零件手上不斷完善的過程,總是習慣做到更好,不斷研究,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
五十余年沉浸于行業之中,對于創新他始終不敢懈怠。目前,金明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縫紉機中高精度、高難度的零件,同時也生產汽車、機器人等行業的零件。品種不下于3000種。虞金明親自編排過3000種以上零件生產的工藝流程,對相關的加工的機床、工裝、刀具、工藝進行過幾百項改進。
對匠人來說,創新是魂。要想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必須敢于突破,在傳統技藝之上融入創新思維。針對很多高難度二孔平行加工,虞金明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攻了3個難關,都是傳統加工中沒有的方法,直接加工至足夠高的精度,取消了校正工序,使金明公司基本取消校正工序,提高了產品質量,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狐
精于術
“術業有專攻”,在虞金明的帶領下,公司上下都灌輸了精益求精,精研其術的理念,從而做到“術”的專攻。
在虞金明的一手打造下,今天的金明科研團隊,完成全公司2000多種高精度、高難度異形件的生產,從毛坯設計,生產工藝流程編排,刀具、工裝設計,并不斷研究改進要求,不斷提高質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與機械加工行業先進水平接軌,質量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虞金明自己曾坦言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他曾經通過對刀具進行大幅改進,許多連桿由原來的5、6道工序改為1道工序,工效提高5倍以上,質量也大幅提高,成本大幅下降。并且,對刀具采用許多特殊使用方法,使質量大幅提高,工效增強,刀具壽命延長至傳統使用方法的5倍左右,降低了生產成本。
對現有產品的不斷改進及工藝革新,虞金明極其有心得,如鉆粉鉸刀鉸孔,由于刀具使用壽命短,所以在行業中較難推廣。他苦思冥想,研究了存在的問題,重新設計改進,使鉸刀壽命大幅延長。同時根據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金明機械有限公司已大幅淘汰衍磨機,而且改造的成本也很低,進行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的改進。
雖然這種精益求精讓虞金明費盡心思,占據他生活的大半時間,且成功亦有失敗,但他卻樂此不疲,始終充滿成功的喜悅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