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迎來“小陽春”,成本上漲價難漲
漲價:實錘還是幻象
一位從事零部件批發的浙江商人告訴記者,2017年1月開始,業內零配件售價普遍上漲,部分產品漲幅達到10%左右。“不管是知名品牌還是小品牌、無品牌的產品,多數選擇了上調價格。機針、裁刀等價格上漲明顯,也有沒漲的,比如德盛旋梭。”面對調價,市場表現得很隱忍——認準品牌,還是要買。話說回來,對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導致的零配件價格上漲,多數客戶選擇接受現實。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江蘇中部市場上的零部件價格已經上漲,機針的漲幅尤其明顯;安徽市場上機針的漲幅達到5%左右;沿海省份如山東,零配件漲聲一片,但是在當地服裝加工產業并不景氣的如今,服裝廠采購零配件時的要求更加嚴苛,調價并不能被市場平穩接受。與此同時,原材料成本節節攀高帶來的零配件漲價勢必影響整機廠家。一位特種機生產商的管理人員表示,零配件漲價已經對其公司的零配件采購周期產生影響。
和零配件價格波動不同的是,市場上的整機價格并沒有上調,相反,一些小品牌甚至還在悄悄地調低價格。可見整機漲價的市場傳聞沒有落下實錘,市場依然在以低價酣戰。北方地區的經銷商告訴記者,以目前的行情來看,產品價格上調的難度較大;江蘇的經銷商則表示,近期整機產品價格沒有調整;安徽經銷商表示,其代理的國內某知名大廠的整機品牌,產品價格上調4%;山東的經銷商聽到漲價一說,更是表示近期市場剛剛有點起色,真的漲價恐怕市場難以接受。
一邊是原材料成本上漲導致零部件價格走高,一邊是整機市場談漲價色變,夾在中間的零配件和整機生產廠家究竟該何去何從?
缺貨:意料之外的“小陽春”
北方地區經銷商向記者反映,今年一季度市場表現較去年同期稍好。“市場有起色,而且在短時間內,因為產品的供小于求,出現了缺貨。”截至記者采訪時,經銷商處缺貨的情況依然存在。青島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其經營部從春節假期結束后至今,工作人員每天都忙于接單、安裝和調試,短期市場顯示回暖。江蘇地區的經銷商則表示,春節過后的20天里,整機銷量持續走高,縫機市場傳統的“小陽春”今年又一次出現了。“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到60多臺訂單。”同時,他也反映,設備銷路好的時候,廠家生產跟不上,導致缺貨。缺貨涉及業內很多品牌,但是也有不缺貨的,比如杰克、上工寶石等。安徽合肥的經銷商也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后,公司一直處于訂單飽滿的狀態。由于其在去年年底早早地備足了貨,才得以抓住這一波的市場行情。
據此可以判斷,目前市場春潮涌動。用戶出現半饑餓狀態,備足余糧的經銷商已經賺了個盆滿缽滿,喂不飽市場的經銷商則只能眼睜睜看著商機溜走。生產商開足馬力趕訂單,缺貨一時間成為了常態。
去年年底沒有備貨,讓不少經銷商錯過了這次行情。“2015年年底備了貨,結果2016年春節后市場并不好,于是2016年年底就理所當然地不備貨或者少備貨。”當然,沒有預料到此輪行情的不僅是經銷商,還有廣大生產商。
然而,更讓業界隱隱擔憂的是,市場的未來走向并不明朗。部分經銷商預計,此輪行情會持續到3月底;雖然有些地區目前的銷售情況異常火爆,當地的經銷商還是膽戰心驚:難以預料,4月份市場會呈現什么樣的局面;也有經銷商認為,經過2016年的產業調整,剩下來的整機廠和服裝加工廠都是有實力的制造商,局面有可能已經開始趨向穩定。
缺貨,說明產品在市場上是供不應求的,但是記者向經銷商了解的信息并不足以解釋供給與需求側出現的真正問題:產能縮減后需要再次擴大,制造企業的老板們對此持什么樣的態度?觀望還是投入?當然,最根本的問題是,需求會持續多久,市場真的又活過來了嗎?
下游產業的真實圖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格局的變化,服裝加工業逐漸遷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內陸的一些省份因為人力資源等各項成本較低,成為了服裝加工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承接地。安徽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當地經銷商介紹,安徽的服裝加工產業以承接外貿訂單為主,近年來有不少東南沿海的服裝廠陸續遷入,其中,以上海的服裝廠數量最多。這些工廠的加入,為當地的產業注入活力。同時,由于服裝原輔料成本上升,東南亞地區的訂單回流,也給安徽的服裝產業帶來新的機遇。2016年上半年當地不少服裝廠關停并轉,到了下半年,關停潮告一段落。業內人士分析,此輪行情并非源于市場新需求的出現,而是主要來自原有服裝廠的設備更新與擴大規模。經過產業結構調整,存續下來的服裝廠要繼續發展,就必須轉型升級,購入大品牌、高質量的設備,是重要手段之一。像這樣受益于當地較為低廉的人力成本優勢的產業承接地還有江蘇中部與北部、河南、河北、江西等地。北方省份、山東、福建、浙江、廣東的經銷商紛紛表示,2016年中小服裝廠出現關停并轉較多,市場已經淘汰了一批工廠,如今是存量的自我更新,爭取再上一層樓。
從采訪中不難看出,外貿訂單的增長對此輪行情意義重大。處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中國大陸成衣加工業,受益于歐美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蘇。然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是否會在2017年出現逆轉,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對中國外貿造成的影響,目前尚無法預估。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老板們雖然憂心忡忡,但是長遠來看,依然堅定地看好中國大陸市場。一位臺資制造商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很擔心目前的市場盛況會是曇花一現,因為根據他多年的觀察,認為目前大陸的成衣制造業走勢不尋常,不符合歐美、日本等國際市場的發展曲線。但是他依然堅定地扎根浙江,堅定地看好中國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期待下游市場給設備制造業帶來的豐厚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