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將出臺千項環保標準 產業升級空間打開
近日,環保部表示,“十三五”期間,將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將抓緊出臺一批急需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以有效支撐水、大氣、土壤環境管理和排污許可等重點工作,加快制訂、修訂一批環保領域的關鍵標準,抬高環境準入門檻,倒逼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
此前,環保部發布的《“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強調生態環保在一帶一路中的支撐作用,重點加強黑龍江、內蒙古、吉林、新疆、云南、廣西等邊境省區環境監管和治理能力建設;建設面向東盟、中亞、南亞、中東歐、阿拉伯、非洲等國家的環保技術和產業合作示范基地,支撐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規劃涉及25個重點項目,這對于推動生態環保的發展意義重大,或將帶來清潔能源、水務等領域的海外拓展機會。
“十二五”以來,環保部加快推進環境保護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已經形成兩級(國家級、地方級)五類(環境質量類、污染物排放/控制類、環境監測類、環境管理規范類、環境基礎類)環保標準體系。
此次環保領域出臺關鍵標準,加之“一帶一路”戰略推動綠色企業“走出去”的積極影響,PPP項目增加,國家越來越重視環保領域,投入巨額資金治理環境,2016年年報和2017年一季報顯示,許多環保龍頭企業營收大幅增長,業績超預期。中證環保指數也應聲上漲,在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眾多環保企業發展迅速,顯現出高成長性、抗跌領漲等一系列優點,未來環保概念股業績高增長可期。
長城國瑞證券:“一帶一路”中多數是發展中國家,將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融入合作與建設,將為國內環保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當前環保行業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平均水平,繼續維持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