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縫協出席輕工產業集群發展工作會,參與輕工產業建設
7月6日,全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發展工作會議在安徽滁州舉行,來自全國輕工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協(學)會、地方行業組織代表等近350人參加了會議,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副會長何燁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會議發布了《中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發展報告》,舉行了安徽省滁州市“中國食品產業基地”授牌儀式,表彰了中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創新升級示范區、管理與服務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聽取了部分特色區域的典型經驗交流發言,發布了中國輕工業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對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工作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他強調要大力推廣集群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要利用集群優勢,發揮行業引領、區域引領、市場引領、文化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集群發展新模式,從完善規劃布局、完善評審制度、優化服務平臺、加強協調指導等四個方面著力提升集群發展水平。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何燁做了全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工作專題報告。何副會長對“十二五”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建設工作及成就進行了全面回顧,她表示,集群已經成為輕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支撐,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成為科技創新和結構調整的先行者,成為推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成為建設特色小(城)鎮的重要載體。
在談到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時,何副會長指出,當前集群工作規劃的科學性和政策的連續性有待加強,公共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發展水平不平衡,集群園區化建設有待提高,要圍繞《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戰略目標,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三品專項行動計劃》,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戰略規劃,推動集群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何副會長最后從加強創新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兩化融合、建設智慧集群,加強集群式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園區建設,繼續推動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園區化發展,繼續助推小(城)鎮特色產業提升發展,加強對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管理和服務等六大方面,詳細闡述了下步重點工作任務,為集群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據了解,目前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達470余個,其中中輕聯與相關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共建258個,主要集中在輕工38個行業,全國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我行業臺州市2006年被授予“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稱號,目前諸暨市正在積極申報“中國電腦刺繡機制造基地”,有望2017年年底獲得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