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
2016年7月9日,“2016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首場培訓暨開班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次培訓是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行業發展專項基金會全額資助的首個行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培訓旨在發掘和培養行業優秀青年人才,提高行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加快推進落實行業強國戰略的實施。培訓期間,中縫協副理事長林建龍、北京科技大學機械系主任韓建友教授為學員講授了縫制機械基礎原理與連桿機構綜合簡史及高等機構學等專業課程。
2016年9月,該培養計劃第二次培訓在江蘇常熟進行。常熟理工學院藝術與服裝工程學院院長王佩國、郝瑞閩教授為學員講解了服裝加工工藝的知識,行業資深專家夏偉量、雷杰則分別為學員培訓了大數據應用和縫紉機械加工工藝基礎課程,旨在加深學員對服裝用戶需求的了解,結合大數據、云平臺技術,開拓思路,積極研發新產品,提升產品質量。
2017年3月,年度首場縫制機械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訓在臺州舉行。本次培訓重點講授縫制機械基礎工藝、電控原理,服裝IE技術與應用等方面相關知識,培訓聘請上海市縫紉機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雷杰、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峙飛博士、常熟理工學院副教授張技術博士擔任主講老師。
自2016年“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啟動至今,行業企業紛紛遴選優秀的科研一線從業人員積極參加。企業希望通過培訓切實提高科技人才的綜合素質,希望學員們在學習和交流中不斷豐富和更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用所學積極回報行業企業。《中外縫制設備》編輯與三期培訓代表學員作了交流,他們紛紛表示專業化的深入培訓讓其受益匪淺。以下是高接枝、何清、鮑增金三位學員的培訓感受與建議。
天津寶盈 高接枝
過去30年的全球產業轉移造就了今天“土”富的中國。環境的代價、健康的代價讓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都做了些什么。由“大”變強,是當今各行各業的主號角。經歷了過去30年的大發展,實體行業各種紅利已經是一去不復返,沒有品牌、沒有技術、沒有服務、沒有研發能力的行業或企業只能被大勢所淘汰。唯有創新才能讓行業或企業重新獲得新生,在逆境中加速成長。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更是大風過后一片狼藉的景象,30年的發展大的大了,富的富了,可是除了拿錢收購來刺激企業發展,沒有更好的辦法。中縫協審時度勢,認清形勢,提前布局。人才,唯有人才是行業不斷發展、由大變強的新動力。
我有幸成為了由中縫協組織的縫制機械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的一員,與學員們一樣,真切地感受到了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重視,每次精心安排的課程讓學員們都收獲滿滿,專業水平、認識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了“黃埔一期”的好開端,我相信一定會有一批又一批的行業科研能人被發掘、培養和進一步塑造、提升,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縫制機械行業做到了。
浙江美機 何清
首先,感謝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給我們這群行業青年研發技術人員提供了一次學習提高和溝通交流的機會,感謝中縫協管理人員為培訓班提供的周到服務。
通過學習縫制機械基礎、工業縫紉機、縫制機械加工工藝、縫制機械電控原理、服裝工藝等課程,大大提高了行業技術人才的縫紉機設計研發能力。尤其是服裝工藝這門課,讓我更加了解了服裝生產的整套流程和工藝,這樣可以在后續的縫紉機研發當中設計出更適合服裝工藝、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縫紉機。再者,再次深度學習了縫制機械基礎、工業縫紉機、縫制機械加工工藝、縫制機械電控原理等課程,這樣對理論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運用起來就能更嫻熟。
整個培訓期學到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培訓班里的行業精英們都抱著空杯的心態去學習,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更加激勵我積極學習、爭取不斷進步。
我會把在這次培訓中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具體工作中,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吸收,能夠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我相信,我們這一批行業青年一定能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浙江中捷 鮑增金
2017年首場縫制機械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訓重點講授縫制機械基礎工藝、電控原理、服裝IE技術與應用等方面相關知識。在培訓中,我們認真學習,熱情交流,不僅豐富充實了自身知識,更對行業最新技術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其中上海市縫紉機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雷杰講授的機械基礎工藝讓我受益匪淺,他主要從縫紉機零件表面處理工藝、縫紉機整機裝配工藝及包裝工藝三大方面向我們作了詳細的分解與描述,使我們對金屬零件工廠一般配置的加工工藝、整機裝配工藝與設備、涂裝工藝與設備、機殼加工工藝與設備、機殼鑄造工藝與設備及整機工廠一般工藝配置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培訓使我對如何制造高品質的縫制設備有了更清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