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紡織服裝業搶抓機遇促發展
近年來,隨著新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戰略的不斷推進,東部紡織服裝產業不斷向新疆轉移,在未來,新疆將成為全國服裝紡織的巨頭。
政策紅利讓新疆成投資熱土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大力促進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此后,新疆實施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戰略,紡織品服裝運費補貼、使用新疆棉花補貼、企業社保補貼等各種優惠政策相繼出臺。
國家和自治區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我國東部紡織服裝產業向新疆轉移,對新疆吸納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繁榮市場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新疆已累計新增就業24.93萬人,預計到2023年,實現紡織服裝工業總產值2125億元,全產業鏈就業容量100萬人。
從2014年至2016年8月,先后有1845家紡織服裝企業落戶新疆,全國紡織服裝企業蜂擁而至在新疆投資建廠。到2016年年底,新疆紡織服裝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00億元左右。
東部企業到新疆安家落戶,看中的是這里的發展優勢,如國家給新疆紡織服裝行業200億元發展基金、低電價政策,增值稅的減免、出疆運輸的補貼、社保補貼等,這些優勢讓新疆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成本比內地便宜10%。巨大的政策杠桿效應撬動紡織服裝產業不斷從東部向新疆轉移,推動了新疆紡織行業的快速發展。
優勢凸顯,紡織服裝“西進”成常態
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紡織服裝業兩個最重要的產業基地。其中,長三角地區共擁有紡織服裝企業上萬家,占全國比重的50%,紡織業、服裝業以及化纖制造業的銷售收入在全國的比重都在50%以上,已形成了多個服裝服飾產業聚集地。
東部雖然優勢明顯,然而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土地、勞動力、能源等要素供給日益飽和,發展潛力受到很大限制,幾乎所有的企業都面臨著工資、原材料、融資成本增長的困難,勞動力緊缺、成本上漲、土地局限等因素已成為紡織經濟發展的瓶頸。
與東部轉型的迫切形成鮮明對比,新疆近年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優勢日益凸顯,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原料資源、低廉的要素成本、廣闊的產業發展空間,以及強烈的引資需求,正逐步吸引東部沿海地區紡織企業向中西部地區加快轉移。東莞、深圳、上海、惠州、蘇州、杭州等城市的紡織企業紛紛遷址新疆。
新疆棉花產量約占全國的60%,同時具備充裕的電力能源優勢和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不僅便于企業進行產業鏈整合,降低原料成本、運輸成本等,還可以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區位優勢開拓新的出口市場,未來新疆的服裝紡織行業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