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智庫公布英國脫歐之后的跨境貨品貿易政策之研究報告
英國智庫「政府研究所」 (Institute for Government) 16日公布「暢行無阻的貿易?英國脫歐之后的跨境貨品貿易的分析」(Frictionless trade? What Brexit means for cross-border trade in goods)之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英國煺出歐盟之后,將會干擾英國既有的重要生產供應鏈,例如汽車製造業,也會對跨境貨品貿易形成許多阻礙。這項研究報告評估英國脫歐之后,英歐之間的關務安排可能出現以下五種政策選項:
(一)簽訂「深化而全面性的自由貿易協定」 (a 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deal),包括關務合作(customs cooperation)。
(二)簽訂「新的關稅同盟協定」(a new customs union agreement)。
(叁)續留「單一市場」(Staying in the Single Market)。
(四)續留「單一市場」且簽訂「新的關稅同盟安排」(a new customs union arrangement)。
(五)英國煺出歐盟而沒有與歐盟達成任何協定,依照WTO規則與歐盟進行貿易。
這項研究報告發現,儘管所謂「現成的選項」(off-the-shelf options)可能可以排除對貿易往來的部分干擾,但是,并無法完全消除所有的障礙。這些現成的選項包括續留「單一市場」(挪威模式)或是採行「新的關稅同盟」(歐盟-土耳其模式)。
如果英國煺出歐盟而沒有與歐盟達成任何協定,依照WTO規則與歐盟進行貿易,則英國將陷入比起其他主要貿易伙伴還要不利的處境,而且貿易往來會遭受最大程度的干擾,因為并沒有任何一個世界主要貿易國家純粹只依照WTO規則對外進行貿易。
然而,這項研究報告指出,英國政府有關「深化而全面性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減少邊境的貿易障礙(包括關務合作)」的主張則是正確的。但是,最容易進行談判的政策選項卻往往是最有可能踩到目前英國的談判紅線。
英國脫歐不可避免地將導致供應鏈出現干擾因素。英國脫歐之后的未來關係或過渡關係的所有可能模式之中,沒有一個模式能夠提供英歐既有關係的相同好處。
政府研究所英國脫歐事務計畫主任Jill Rutter表示:「英國政府的談判立場說明書內容顯示,英國政府理解脫歐之后可能對貿易產生的干擾,但是,只單單提出關務議題是不足夠的,除非英國政府進一步公布未來與單一市場的關係,特別是農業與漁業,否則我們無法知道未來可能出現的邊境管制與額外成本的規模有多大。政府必須清楚理解其談判策略對企業的衝擊影響,我們唿吁政府公佈各種政策選項的衝擊影響評估,允許民眾能夠掌握相關資訊與公共辯論」。
政府研究所研究員與報告共同作者Alex Stojanovic表示:「英國供應鏈遭受不正常的干擾將會對相關產業造成威脅,簡而言之,目前并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來處理英國脫歐之后的未來貿易關係,因此,時值英國與歐盟要談判新關係之際,英國政府必須理解到未來可能出現對貿易形成的障礙的所有情況」。
「暢行無阻的貿易?英國脫歐之后的跨境貨品貿易的分析」(Frictionless trade? What Brexit means for cross-border trade in goods)之研究報告網頁連結如下:
https://www.instituteforgovernment.org.uk/news/latest/customs-deal-frictionless-trade-br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