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賣了42.4億 “湘鞋”遠銷美洲
本報10月7日訊 作為鞋類產品出口大省,湖南又斬獲佳績。三湘都市報記者今日從長沙海關獲悉,今年1-8月份湖南省鞋類產品出口總額為42.4億元,同比增長49.1%。不過,隨著越南、印度等出口成本優勢的漸顯以及行業新規的出臺, 湖南省鞋類產品出口或將受到沖擊和挑戰。
鞋類出口42.4億元
1-8月,湖南省鞋類產品出口增長迅猛,達到42.4億元,傳統貿易伙伴外需的增加,促使鞋類生產企業的訂單穩定增長。
數據顯示,前8月我省鞋類出口到美國、香港、日本三地所占的比重為49.9%。同時向沙特阿拉伯、智利出口鞋類增幅較大,分別達2.7倍、3.4倍。
業內分析,鞋類產品出口出現大幅增長,首先是因為國際貿易形勢的復蘇為鞋類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出口訂單 。此外,“一帶一路”建設也為鞋類企業和沿線國家提供了機會,例如東南亞、中美洲等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得當地終端市場對鞋子需求日益增長,推動了全省鞋類產品出口的增加。
鞋類企業自身在技術、品牌的積累和發展也開創了海外市場新局面。特別是永州市和衡陽市,依托作為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政策優勢逐步形成了成品鞋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代理了耐克、阿迪達斯、斯凱奇、彪馬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加工生產。隨著省內設計、研發、培訓等服務平臺逐步完善,鞋類生產企業的軟實力也進一步增強,渠道開拓更為順利 。
湘企出口難度將加大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來,越南、印度鞋類企業得益于廉價勞動力等出口成本優勢,可能對湖南省鞋類產品出口造成沖擊。據了解,在美國鞋類需求市場上,中國產品占比為72%,而越南皮革和鞋類產品在美國市場已成為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鞋類出口商,鞋類產品在美國占比15.7%,且份額逐年上升 。
此外,國外技貿新規的出臺也將影響我省鞋類產品的出口。今年,歐洲、美國等地區相繼對紡織品、鞋類產品的限制化學品或物質要求更高更嚴,對鞋類產品出口企業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貿易風險隨之加劇,出口成本也增加,或將造成湘企的出口難度。
長沙海關建議,應優化湖南鞋類企業產業鏈,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爭取出口話語權,鞏固國際市場份額; 并有效應對國外日益嚴格的技術性貿易新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