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之都”偃師來義烏設點 對接義烏鞋業市場
10日上午,在義烏來料加工聯合會、義烏鞋業同業公會等牽頭下,“中國布鞋之都·偃師駐義烏辦事處展品廳”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三樓正式開業,標志著偃師700多家鞋業生產企業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之都,有了一個固定的展示、對接和銷售窗口。業內人士稱,此舉為義烏市場內數千鞋業經營戶提供更多合作廠家選擇的同時,還將提升偃師當地的鞋業銷售外貿占比。
偃師為洛陽市下轄縣級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區,人口60多萬,面積660多平方公里。偃師市第一部藍皮書《偃師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偃師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46.18億元,同比增長8.7%,比去年河南省GDP增長高出0.6個百分點。該市制鞋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的手工制鞋業,改革開放后,家庭作坊式制鞋生產逐漸興盛。90年代起,個體、私營企業快速發展并取代了集體型制鞋企業。產品主要有各類布鞋、布膠鞋,輔以皮鞋、塑料涼鞋等數千個花色品種,輻射全國各地,東亞、中亞、西亞和東歐等國家和地區亦有一定市場。
截至2016年底,偃師制鞋企業總數700多家,配套企業450余家。偃師素來有“布鞋之都”之稱,是中國最大的布鞋生產基地。2016,當地生產各類布鞋產量達5億多雙,產值達到80多億元,占全國布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些鞋企中,規模以上企業達90多家,各類鞋材、鞋料、成品鞋銷售門市290余個,全行業從業人員約10萬人。義烏來料加工聯合會會長周偉力介紹,義烏市場鞋業商家達數千家,但義烏并未成為鞋業的生產基地。在廣東、福建等地的鞋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后,義烏鞋業經營戶急需開拓新的“后援軍”和合作廠家。他認為,擁有產業集聚優勢和人力成本優勢的偃師,有望成為義烏鞋類行業新的生產基地,越來越多的來料加工訂單有望陸續發往當地。
“一方面我們要做好義烏鞋業經營戶的代加工合作企業和貨源提供商,另一方面則希望借助義烏市場的外貿優勢,承接更多的外貿訂單,改變內外貿占比結構。”偃師市鞋業協會秘書長張俊認為,義烏是世界性的貿易窗口,偃師鞋企必須抓住這一機會,爭取拿到更多的加工訂單和貿易訂單。
據悉,“中國布鞋之都·偃師駐義烏辦事處展品廳”位于國際商貿城四區三樓16街,靠近北大門,展銷面積約60平方米,首批23家重點鞋企已攜數千樣品亮相展廳,后續其他廠家也將跟進。
8月中旬,河南偃師市委書記宋義林曾帶隊來義烏調研小商品經濟和對接來料加工產業,并與義烏國際商貿城鞋業同業公會簽定了合作意向書,雙方表示將展開良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