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進出口增長19.5% 外貿持續向好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進出口數據(按人民幣計)顯示,中國9月出口同比增長 9%,預期 10.9%,前值6.9%。中國 9 月進口同比增長19.5%,預期16.5%,前值14.4%。中國 9 月貿易賬為 930 億元,預期2660.5億元,前值2865億元。可見,9月中國進出口增速較上月明顯回升,同時進口增速也顯著高于預期。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經濟溫和增長,國內經濟穩中有進,推動我國外貿進出口持續向好。”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其中,出口11.16萬億元,增長12.4%,進口9.13萬億元,增長22.3%;貿易順差2.03萬億元,收窄17.7%。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對傳統市場的進出口在前三季度全面回升,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進出口快速增長。我國對歐盟、美國和日本進出口分別增長16.4%、18.7%和14.9%,三者合計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6.8%。
前三季度,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產業門類齊全,比如高鐵、核電已成為中國的名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出口更多的還是輕紡、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但由于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不斷的提高,中國的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向東南亞地區轉移。相比之下,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工資水平低得多,“有企業在越南給員工月工資100美元,員工就已非常滿意。”
白明表示,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占領高端技術領域市場,與之抗衡確有難度。不過,中國也在通過轉型升級、技術研發等方式獲得更多的市場空間。目前中國仍處于轉型期,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有自己獨有的優勢。但轉型升級的速度要快于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速度。”
此外,前三季度數據還顯示,一、二、三季度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 21.5%、17.5%和 11.9%,三季度同比增速較二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白明表示,造成三季度增速同比回落的最主要原因是基數抬高,這屬于客觀因素,“今年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基數較二季度抬高了 8.6%,三季度進出口增速雖然回落,但仍屬于較高的增長水平。”
“第四季度我國外貿將延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但增長將逐步趨緩。”白明說,這與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國內經濟延續穩中向好,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等有利條件息息相關。但一些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視,國際經濟環境仍然錯綜復雜,我國外貿受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加深,加上基數抬高,國際市場競爭依然比較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