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有信心把中國文化帶給世界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自信以及推動發展文化產業,這使我們服裝企業更有信心把中國文化以產品和產業的方式帶給世界,樹立中國的文化時尚品牌。報告鼓勵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要。文化雖然是軟實力,但需要硬功夫。過去,中國服裝時尚產業的發展較為粗放,通過與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融合,將更科學、更精細地對該行業進行創新改造。
過去15年,依文深入貴州山區,對7000多名苗繡繡娘及其相應的繡工、紋樣、工時等進行系統化梳理,創建數據化平臺,面向全球設計師和亞馬遜等銷售平臺敞開。這個數據庫讓大山里的繡娘足不出戶就有機會跟國際頂級設計師溝通。在技術帶動下,不僅物理空間的阻礙被打掉,中國傳統手工藝能快速鏈接世界,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和IP,還讓中國傳統文化產生附加值,給繡娘增加收入,實現精準扶貧。如今,收入最高的繡娘月收入已達萬元。
在歐美國家,科技與文化產業結合得很緊密。多年前,我在國外觀看一場完全沒有模特的虛擬仿真走秀,感覺很震撼。科技在中國服裝產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比如,依文近年搭建集合智造平臺,鏈接了消費者、設計師、工廠、賣家。通過大數據了解消費者購買服裝的頻次、款式傾向性等,為設計師提供基于數據分析的可行化設計,并有效控制產量,減少庫存。還可以將很多散落各地的零散訂單集合成可量化生產的訂單,使很多工廠重新煥發生機,有效解決服裝產業的產能痛點。我認為,這是中國時尚領域共享經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