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場:自動化設備需求正在萌芽
武漢的服裝工廠主要集中于漢川工業園和黃陂工業園內,分為時裝、休閑裝、男裝、女裝等幾個板塊。其中漢川工業園的服裝市場是一個面向全國范圍的老市場,共有服裝企業三千余家,以生產男裝和休閑裝為主。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漢川工業園內的許多服裝工廠也慢慢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漢川工業園內的服裝工廠大多以中小型企業居多,這些中小型企業雖然在規模、生產能力、品牌影響力等各個方面都比不上國內的大型服裝工廠,但他們也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反應快捷。在一些大型的服裝企業中,一個服裝產品從設計到銷售,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而在漢川的中小型服裝企業里,一個星期就能實現從設計到銷售的全過程,有的企業今天看款,明天就能出貨,速度非???。
明確定位才能越做越強
關于武漢地區的服裝市場情況,本刊記者采訪了當地經銷商湖北眾高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武漢日星(和盛)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功斌。據李功斌介紹,這幾年武漢服裝市場變化很大,許多中小型企業都生存得很艱難,但如果服裝企業能明確自己的定位,就肯定能越做越強的。
“我認為服裝企業未來一定要定位明確,讓優勢聚焦,這是很重要的環節。”李功斌說,“比如做休閑服裝的企業就一直定位為做休閑服裝,做女裝的企業就一直定位為做女裝,做褲子的企業就一直定位為做褲子,盡量將專注的領域細化,聚焦細化產品,將優勢資源集中,將產品做到極致,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相關的客戶,將產量越做越大。”
發展需要過程,以前武漢當地許多服裝工廠對自己定位不清,總是跟著別人的步伐走,看到什么服裝產品銷售形勢好就做什么,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優勢,也沒有穩定的客戶群體,而現在有許多服裝工廠理念已經發生變化,定位好自己生產的產品類型后,其他類型產品就不再碰,而是專心做好定位產品,這樣一來,這些擁有明確定位的服裝工廠漸漸有了自己穩定的客戶群體和明晰的品牌印象,甚至會有許多客戶慕名而來。
對于李功斌這樣的服裝設備經銷商來說,需要與當地服裝企業進行思想上的交流,給他們在明確定位上提供建議,幫助他們做一些改變。服裝市場形勢變幻莫測,服裝企業要堅持好自己的定位,不要人云亦云、不斷變化自己的產品種類被動地適應市場。
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
據李功斌介紹,武漢當地服裝工人的縫紉技術水平和個人綜合素質在全國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全能工、多面手,具備隨時隨地做任何款式服裝的能力,這也跟武漢當地許多服裝企業定位不清,會根據市場變化隨時換款的情況有關。目前武漢當地許多服裝廠都愿意花高價去請優秀的服裝生產工人,因為快時尚的特征迫使他們需要依賴熟練工的快速反應來幫助企業隨時換款,做一些小批量、變化快、要求新的產品。
盡管工人素質一流,但對未來來說,僅僅依靠熟練工人來支持企業的服裝生產會越來越不能適應市場情況,因為熟練工會越來越不好招?,F在服裝工人招聘市場的主流群體已經變成了90后甚至是00后,他們并不具備全能工、多面手的能力,他們甚至也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各種服裝加工技術,他們需要輕松的工作,因此對技術要求不是很強的服裝工廠相對比較好招工,而對技術要求高的工廠則會陷入招工難的尷尬境地。
“服裝廠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有一個過程。”李功斌說,“武漢當地服裝廠的壓力比較大,在快時尚的要求下,當地服裝廠為了快速反應,能招到熟練工就盡量招,靠工人來幫服裝廠賺錢,而如果以后在招不到熟練工的情況下,服裝廠肯定就需要用設備來代替人工了,這是一個緩慢而痛苦的過程,不但需要有好的適合工廠情況的自動化設備,還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
只有逐漸擺脫對當地熟練工的依賴,才能使工廠進入良性運作和發展,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形勢,但目前武漢還有許多工廠十分依賴熟練工,這是較沿海發達地區的服裝企業稍顯落后的地方,但好在隨著當地設備經銷商的不斷努力推廣,不斷讓當地服裝廠看到自動化設備實實在在帶來的好處,用設備代替人工的理念已經被武漢許多服裝廠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