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用科技讓“量身定制”貼近大眾
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個性化制造需求,讓“量身定制”成為中國服裝企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在日前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上,法國力克與男裝品牌JUDGER莊吉合作打造的男裝定制工作室全面展示了力克MTM量身定制解決方案的實際應用,吸引了眾多服裝業內人士的圍觀。它可以根據現場量體數據快速生成用戶專屬的版型,并通過Vector iX系列智能裁床上進行自動對條對格裁剪,全過程僅需數分鐘。
為了了解量身定制模式背后的秘密,本刊記者對力克大中華區總經理Andreas A. Kim和力克大中華區專業服務部副總裁徐一振進行了專訪。兩位受訪者對力克推出的“量身定制”模式的目標消費群體、業務發展階段、科技進步為“量身定制”提供的幫助等一系列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量身定制”不是貴族專屬
眾所周知,量身定制成本高昂,大眾普遍理解的“量身定制”似乎是貴族專屬品,必須要親自飛到倫敦、紐約、米蘭等時尚城市,讓專業裁縫親自量體裁衣,手工定制,制作出最合身的衣服。但事實上,這種概念已久的高端“量身定制”只是傳統理解上的“完全定制”。在西方,“完全定制”方式適合貴族及高端消費者,成本高昂,價值不菲,并且定制男裝比較多,女裝則以婚紗比較常見。而在中國,像旗袍等一些傳統女裝也能做到“完全定制”,所以在中國男女裝的量身定制的發展似乎比西方國家稍微平衡一些。
誠如大眾所認知的那樣,“完全定制”有一些弊端使之不能普及大眾,只能在極少數人群當中盛行。這種方式成本高昂,且不能做太多件衣服,此外掌握擁有這種“完全定制”專業知識的人員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并沒有太多的渠道能夠讓消費者享受這種“完全定制”服務。
力克推出的MTM解決方案,所支持的大規模“量身定制”的商業模式,目標是既能夠向“完全定制”的效果靠攏,又具備規模優勢。在20年之前,歐洲國家包括意大利、法國都曾嘗試過推廣“量身定制”,但是由于受當時的條件所限,還做不到大規模的推廣。而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科技的發達,可以輕松集聚世界各地客戶的需求,當客戶的需求量集聚到一定程度后,技術就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現在的年輕人是千禧一代,他們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追求獨一無二,追求差異化,量身定制正好符合他們的需求,所以在量身定制的需求量上肯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全球化進程加快,企業既能服務中國的消費者,也能服務全球比如意大利、美國等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這就使得規模和數量可以上升到一定程度。有了規模和數量了,成本也就可以適當下降了,量身定制售價也就能更加地平易近人一些了。”Andreas A. Kim介紹說。
在客戶需求發生轉變、互聯網軟件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下,力克能夠利用自身的技術和優勢讓像他們的合作伙伴,類似“莊吉”這樣的服裝企業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而大規模“量身定制”的商業模式也將擁有越來越廣泛的消費群體。現在已有越來越多服裝品牌看到了該模式中蘊含的商機。可以滿懷信心地說,在不遠的將來,“量身定制”模式不會只是一種很特殊的、高端品牌的特權,而是消費者對于品牌的一個標準的期望值。
科技助力“量身定制”的發展
對于量身定制,行業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如何降低成本,縮短時間同時確保高質量,三個要求都要達到就必須依靠工業手段。力克公司的技術是具體如何助力“量身定制”業務的快速發展的呢?徐一振介紹道,力克的先進技術,也正是為客戶帶來“更快、更便宜、更好”的這三點價值,從而惠及最終消費者。所謂更快,就是通過量體數據輸入,出版型僅需1分鐘,這在以往用人工打版往往需要1天的時間;所謂更便宜,即量身定制的業務越多,工廠庫存就越少,庫存成本可大大減少,滯銷概率也會大大降低;所謂更好,即質量更好,服裝的質量第一是面料,第二是合體度,力克帶來先進的自動打版技術貢獻最大的就是合體度,,力克的數字化制版系統相當于把裁縫師傅頭腦里變體規則這樣的重要軟知識數字化,從而確保自動打版的合體度極高。好的面料再加上合體就會給人一種高質量、上檔次的感覺。
了解力克公司的人都知道,力克一直以來在技術方面的投資都是非常大手筆的,每年的研發投入是年銷售收入的10%,而力克的MTM解決方案也是誕生自這種大力度的研發投資。據了解,在未來的幾年力克還會繼續對研發有大手筆的投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客戶提供一個非常堅固的基礎。力克之所以能夠在“量身定制”方面取得現有的成功以及未來還能繼續在“量身定制”解決方案上成功下去,不僅僅在于力克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最先進的技術,更在于力克團隊對行業的鉆營和對市場的洞見。力克所推行的不僅僅是把軟件賣給客戶,更多的是會跟客戶一起去討論,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和最終目標,用力克在這個行業幾十年的經驗和知識去幫助客戶解決業務痛點,實現最終目標。這也是力克的專業服務團隊可以為客戶帶來的獨特價值,以及與其他公司不一樣的地方,從這方面說,力克也是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