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制鞋業高層論壇閉幕
2017年10月26日,第六屆中國制鞋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安徽宿州舉辦。此次論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安徽省經信委、宿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邀請了多位業內行業大咖、學術專家、投資機構代表共300多人參加。本次論壇以“智驅動,創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新途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鞋產業深度融合。
本次論壇共分為嘉賓主題演講及招商對接會兩大板塊。宿州市市長楊軍在致開幕辭時首先對來賓們在這里共商制鞋產業發展大計表示感謝。隨后介紹了安徽制鞋產業發展情況。楊軍還表示,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中國制造2025”,大力扶持制造企業推進智能制造,實現產業智慧化,已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主題演講環節,六位嘉賓圍繞制鞋業的智能制造和產業智慧化這一話題進行了多角度闡釋,分享了各領域內智能制造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頭腦風暴。
國家“科技創新-230”智能制造和機器人重大項目專家組成員劉強結合自身研究課題,針對工業4.0時代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數控關鍵技術研究,做了“智能制造再思考認識及實踐”的主題發言;亞太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陳海權圍繞互聯網時代制造業面臨的重大變革,分析了如何打造智能制造和新零售下的智慧供應鏈;天創時尚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兼明圍繞“數字技術支撐下的鞋業新零售”,以天創時尚為例,分析了全鏈路數字化;千百度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萬祥華圍繞“互聯網+智能制造模式下的人才需求分析”,對“互聯網+”和智慧經濟提出見解;康奈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杏燦圍繞“緊抓機遇創新機制力求突破”,從落戶企業視角談宿州鞋城發展;福建雙馳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瑋明圍繞制鞋產業升級,分析了鞋品個性化定制業務的必然趨勢和發展訴求;廣東瑞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華忠圍繞“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工廠建設探索”指出鞋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在本次論壇結束后,雙馳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瑋明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與廣大網友分享自己對于“智能制造”的理解及制鞋產業未來發展的看法。
古瑋明認為:“在新常態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現階段,隨著消費升級的驅動,消費者從實物消費變到增值消費,標準化規模生產不再是利潤最大化的保證。其次,目前,價格不再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滿足用戶深層次心理訴求才是關鍵。因此,能夠很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定制必將成為未來鞋業的核心競爭力。”
攜手中科院共建中國腳型大數據及鞋業個性化定制研究中心
作為莆田市鞋業協會會長單位的雙馳企業,早在2013年底就開始了鞋品智能化的布局,并成功打造出了首款獲得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Best of the Best”的智能鞋。現階段,為了解決國內鞋碼缺乏標準,鞋碼緯度單一采且不適用于亞洲人腳型特征等問題,雙馳還聯手中科院共同合作研發了3D腳型掃描設備,運用獨有的柔性傳感技術,通過足部的掃描,利用大數據對用戶的腳型進行精確的分析,僅需數秒,腳型掃描設備就可以為用戶創建一個私人的腳型數據庫,提供足長、足寬、足背長、足弓等多個緯度的全面詳實的3D腳型數據。用戶以此為依據在選定鞋款后,在門店就能實時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鞋子的顏色、電繡的圖案和花紋等,只需要30分鐘用戶就可以拿到一雙專屬個人的定制鞋。
開展個性化定制業務要注意“一個基礎+兩個核心+三個誤區”
個性化定制并不能盲目的開展,對此,古瑋明總結到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基礎:以重構拉式供應鏈體系為基礎。即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實現快速響應、柔性生產是開展個性化定制業務的前提基礎。
兩個核心:以數據驅動和體驗式營銷為核心。掌握用戶數據、產品數據、消費數據、生產數據,同時擁有獲取、分析以及應用數據的能力是開展個性化定制業務的關鍵。
體驗式營銷:要讓客戶參與設計與互動服務疊加雙并進。滿足用戶的參與感和提供增值服務是個性化定制業務區別于傳統業務的關鍵。
三個誤區:
誤區一:追求極致個性化。個性化定制應該是零散需求的聚合與挖掘而不是追求單一的目標用戶而是一個細分的消費群,產品的定位也不是標新立異的小眾產品而是共性需求的特定爆品。
誤區二:過分強調去中間化。個性化定制系統不應該去除中間環節直連消費者與工廠而需要確保需求信息傳遞反饋的準確性與及時性。業務引流、數據采集、客戶服務、銷售引導、物流配送、售后支持離不開中間商的橋接電商系統只是工具和銷售途徑之一,社會化分工協作仍是主流。
誤區三:謀求單品高利潤。在定位上,個性化定制業務走的不該是高端消費,獲取單次足額利潤而應該考慮公眾消費,獲取多次累計利潤。對規模企業而言,在掌握用戶數據、喜好的基礎上,用戶的復購率是檢驗業務成功的最重要標準。
小結:本次高層論壇主要從轉型升級、智能制造、互聯網+、新零售等幾個主題進行了討論。這不僅是企業高層領導的深度對話,更是一場業內高規模、高規格的盛宴與能量大聚合。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本次論壇,為廣大鞋企提供新的思路與發展方向,推動制鞋行業的整體升級與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