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數百家鞋企遷至定州高邑
11月14日、15日,以制鞋聞名的安新縣三臺鎮數百家鞋企分別與定州市、高邑縣舉行簽約儀式,標志著三臺鞋業有了新的發展基地。安新鞋企主動外遷謀求華麗轉身,用實際行動支持雄安新區發展。
“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對傳統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新縣制鞋產業謀求在轉型中轉移,是適應雄安新區發展的明智選擇。”安新縣委書記楊寶昌說。安新制鞋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歷經30多年的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制鞋、鞋材企業達1000多家,多集中于該縣三臺鎮,形成了全產業鏈的模式,素有“北方鞋都”之譽。
定州市、高邑縣瞄準了雄安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助力企業在轉移中轉型。經過幾個月的對接考察,高邑縣最終與安新縣三臺鎮248家制鞋和鞋材企業牽手成功。11月15日,雙方舉行了“雄安新區百家企業落戶石家莊市高邑縣新三臺鞋業小鎮簽約儀式”,建設新三臺鞋業小鎮。而定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安新縣鞋服鞋材行業協會于11月14日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定州經濟開發區規劃占地1萬畝,建設雄安定州鞋服新城,滿足500家鞋服鞋材企業入駐。外遷企業大都計劃采取基地加總部模式,總部留在雄安。
兩地對于安新鞋企轉移落戶工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高邑縣提出涉及規劃、立項、運營、土地征占等各方面工作,聘請國內頂級建筑設計研究院對項目進行規劃設計,為項目建設提供“保姆式”服務,確保明年3月1日正式開工,著力把鞋業小鎮打造成規劃一流、產業趨向高端的全產業鏈生態環保小鎮。定州市提出,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最大的優惠政策,在品牌和科技創新政策方面,投入巨資在企業提升生產工藝、更新設備、智能制造上給予大力扶持。同時提出“雄安研發,定州制造”的理念,力促雄安新區制鞋產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100萬元獎勵,對被新評為國家、省重點新產品、新工藝、優秀工業設計獎的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
據了解,無論是高邑縣的特色小鎮,還是定州市的鞋服新城,都將提供電商、物流、商貿、學校、醫院、餐飲等完備的配套服務,而入駐企業自帶產業、集群入駐,具有極強的經濟帶動效應,為謀求轉型的雄安新區傳統產業探索出一條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