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械行業:周期復蘇迎來向上拐點
紡織機械:產業鏈流程長、專業化程度高。
紡織機械是指把各種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加工成紡織品所需的機械設備的總稱。紡織產業鏈流程長、分工細、工序要求差異大,由此導致紡織機械專業化分工程度高,按制造環節大致可分為紡紗機械、編織機械、印染機械、服裝機械等。紡機產業鏈各環節配套技術種類繁多,行業存在較高技術壁壘。
借勢全球紡織業東移,國產替代穩步前行,龍頭比肩世界一流企業。
全球領先紡機制造商主要來自德國、日本、意大利、瑞士和中國,行業呈現龍頭份額集中、中小企業并存格局。借勢全球紡織業東移,我國已成為全球紡機大國,龍頭規模初步具備比肩世界一流企業實力,未來有望進一步開拓海外。
更新釋放疊加下游盈利好轉驅動資本開支,周期復蘇迎來向上拐點。
紡機周期性與下游紡織行業密切相關,行業經歷五年周期下滑后于16年底出現復蘇,17年上半年營收同增13%,利潤總額同增23%。原因一方面是供給側改革不斷清退落后產能,更重要原因在于更新需求釋放,下游紡企盈利改善驅動資本支出意愿增強,以及人工成本提升驅動設備升級換代需求。以電腦針織橫機為例,其壽命一般為6-8年,目前存量設備已有相當部分需更新換代,而下游盈利好轉有望刺激更新需求加速釋放,推動行業周期拐點向上。
“一帶一路”和新疆地區的紡織產業轉移打開行業新成長空間。
紡織為成本敏感性行業,遵循成本優勢規律,全球紡織業產能向亞洲轉移。其中,占中國紡機出口比重超69%的“一帶一路”地區(南亞、東南亞、中亞)成為承接全球紡織業產能的新興重地,當地紡織業崛起有望帶來紡機大量新增需求及存量老舊設備更新需求。國內來看,優惠政策使得新疆紡服行業成本較內地便宜約10%,政策疊加區域優勢促使新疆成為國內紡織產業集聚高地,截至17年7月底,新疆棉紡紗錠產能已達1740萬錠,未來空間仍大有可為。此外,產業疊加消費升級背景下,未來紡機需求向高端化、智能化、自動化發展。
周期疊加成長,精選細分領域龍頭。
紡機行業增長動力主要源于更新需求釋放、產業轉移以及產業自動化升級三大因素。行業觸底復蘇背景下,龍頭業績彈性更大,重點推薦受益國內棉紡產能內遷新疆及“一帶一路”的紡紗機械龍頭新疆城建,針織橫機電控龍頭睿能科技、縫制設備電控龍頭大豪科技,建議重點關注縫紉機械龍頭杰克股份,同時關注針織機械龍頭慈星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