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變化謀發展——一代技術狂人如何玩轉縫紉機?
“我不是一個典型的生意人,相對來說我更喜歡關注技術和產品,想知道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伴隨著對星銳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銳”)董事長卓瑞榮的采訪,我們看到了一個“技術狂人”獨特的商場生意經。
有業內人士稱:“星銳的二手車都很難買到了,太搶手了。”自1981年創立以來,星銳縫紉機以專業化的技術、創新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贏得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贏得了縫紉設備行業一陣驚奇和稱贊。星銳縫紉機是如何在行業內迅速崛起,讓星銳二手車都供不應求?看“技術狂人”征戰商場,以“變”謀發展。
關鍵詞一:技術創新
星銳的產品一直在不斷創新,不斷對產品進行調整,在四針六線拼縫機領域保持了技術和產品的領先優勢,這得益于有一個“技術狂人”的決策者。相對于利潤來說,卓瑞榮把產品和技術看得更重要,技術是一個企業的核心資本之一,也是星銳立足市場的根本原因之一。對技術和產品的執著,使星銳更能把握市場和客戶需求,在運營過程中更具有前瞻性,抓住商機。作為生產廠商,星銳緊跟市場腳步,成衣廠需要什么,星銳就生產什么。從技術跟隨到創新超越,星銳的縫紉設備成功突破了日本縫紉機的固定模式。
永遠走在市場前沿,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也使得星銳的模仿者層出不窮,山寨產品很多。在被問及這種情況對星銳有什么影響時,卓瑞榮表示無需擔心,這有兩點原因,一是模仿越多,證明星銳的品牌質量越好,樂觀點看這種情況更是在為星銳的產品打知名度;二是有專利保護,“不是已經了申請專利,就是在申請專利證書的路上”,星銳的產品不怕被研究,卓瑞榮自信地表示,“你過來拍照沒關系,看不懂我還可以把產品拆開給你看,你出山寨我有專利保護,你要能破解我的產品那我說句你厲害!”而在產品被模仿和山寨的時候,星銳的新品又出現了。
關鍵詞二:思維變革
伴隨著時代的變革,企業的經營理念、思維方法都需要改變。星銳2017年的代理商年會以“中國崛起”為主題,從大方向出發,小角度著手,“中國制造”要想打造世界精品,就不能按照過去舊的思維方式和觀念來進行,要與當今時代相結合。小到個人,大到家庭和企業,都需要改變。生產商和代理商也都需要明確新時代自身的職責。
星銳的產品創新速度很快,類型多樣,始終走在行業前沿,這就要求代理商在代理產品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是簡簡單單的“賣產品”,還要對所代理的產品有比較詳細的了解,并且有比較完善的售后服務,把市場和客戶開發并維護好,才有長遠的發展。為什么有的代理商經營的比較困難,而有的代理商卻能夠以高出成本價許多甚至高出同行業許多的價格賣出產品?差距就在用沒用心,對產品了解不了解。
而生產商也應該對自己的產品負責,不僅僅是談利潤,談價格,而是要生產出過硬的產品讓代理商滿意,更讓客戶滿意。大家提到星銳的產品,第一反應就是“貴”,但是“一分錢一分貨”,星銳縫紉機的效率和穩定度有目共睹,體驗和品牌知名度上升,這也是為什么“連二手機都如此搶手”的原因。
關鍵詞三:零件
在交談中我們得知,卓瑞榮于11月30日前往寧波參加2017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大會,并在零部件分會上進行主題為“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推動零件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的演講。關于縫紉機的零部件,卓瑞榮表示,縫紉機整機與零部件企業本是利益共同體,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相互影響。要想制造出好的縫紉機、推動AI智能控制系統的發展,就必須要有好的零件,好的生產環境。而在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推動零件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上,零部件企業應該如何做?
首先,零件標準統一化,零部件必須要做到統一、標準,精準度要非常高,才能讓生產出來的設備質量上乘。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到了這方面的問題,零部件行業正在慢慢朝標準化、統一化發展,產品在質量上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國家對環保、消防、安全生產等非常重視,在內外部環境的綜合影響下,零件標準統一化發展指日可待。其次,專業生產標準化,零件從材料選用、螺絲標準、精密制造的素材、鍛造、車床、鐵床、鉆孔、攻牙、熱處理、平面研磨、孔徑研磨外徑研質到成品校驗,這個整個流程每個關口都必須要達到標準;中國設備要跟想上國際標準,就要向日本、德國學習,從零件做起,把握好每一個細節,把專業生產應用到每一個環節,才能夠有更長遠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口碑。再次,專業高質母機,零件需要專業化的生產,自然需要專業化的母機。精密零件的制造離不開先進的加工設備。優質的生產設備能夠保證有效的、專業化的操作,才能夠生產出更好的零部件,把零部件做好,縫紉機當然就能做好了,這是一個連鎖效應。最后,零件價格合理化,目前國內零件價格太低,沒有足夠的利潤生產質量好的零件同時支撐公司運營,更沒有資金來采購數字化設備工作母機,那就只能在質量上打折扣,找漏洞,久而久之,整個行業都形成了“價格戰”這個畸形的競爭環境,最終的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目前許多縫紉設備銷售國外都以價格競爭為手段,這樣的縫紉機質量不會太好,容易被市場拋棄,2025年國家以智能制造、中國制造為發展方向,中國縫紉機一定能做得到,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關鍵詞四:三十年
目前縫制行業在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到機械輔助人力轉變,比如模板機、下擺褲頭車縫等都在漸漸轉入高效的電機一體化,而未來,卓瑞榮堅信,必然是AI智能制造的天地。
在采訪中,卓瑞榮對星銳在智能設備方向的發展成竹在胸,在2007年就對星銳的未來發展有了三十年的規劃。在產品研發上,卓瑞榮用汽車無人自動駕馭影像偵測系統來向我們解釋未來的AI智能制造,縫紉機的研發也可以像汽車無人駕駛一樣,采用影像視覺智能控制系統指揮機器手臂模擬人的操作方式,這樣可以極大程度上減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而在管理方面,卓瑞榮把培養優秀的管理人員提上日程,用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讓星銳的品牌和運營更進一步。以前由于技術、市場、制造等方面的限制,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比較緩慢,但是目前星銳已經突破了限制,在維持現有的市場和客戶的基礎上逐步在進行改進,這個改變的過程很有可能需要三十年的時間。
現在十年已過,星銳縫紉機也已經享譽全球、獲得認可,接下來卓瑞榮表示要繼續把基礎打好,把產品做好,讓三十年藍圖早日實現。
“變化是生命的一般規律。只沉湎于過去和現在的人,注定要失去未來。”從FW777到FW2790A,星銳縫紉機不斷走在行業前沿,立足市場,就在于星銳的勇于創新、敢于改變。而在市場日新月異的今天,相信卓瑞榮的創新與變革,能夠讓星銳不斷突破自身,打造全新的縫制設備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