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兩周年:紡織業農產品成魯韓貿易亮點
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之際,恰值中韓自由貿易協定實施兩周年前夕。記者從濟南海關獲悉,在經歷了對韓貿易低谷后,今年1-11月份山東對韓進出口額達1789.4億元,比上年同期穩步增長5.1%。
中韓自貿協定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是我國目前已經實施的14個自由貿易協定中覆蓋領域最廣、涉及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2015年底生效以來,雙方已實施三輪降稅,對深化中韓雙邊經貿合作、促進兩國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兩國產業界和消費者廣泛受益。
前兩輪降稅后,中方降稅共涉及全部稅目92%的產品,其中20%的產品實現了零關稅;韓方降稅涉及全部稅目93%的產品,其中50%的產品實現了零關稅。據統計,我省約1.4萬多家對韓貿易企業可直接收益。
“FTA優惠協定對我們公司對韓貿易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山東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報關負責人張連良告訴記者,公司主要對韓出口商品己二酸,FTA簽署前韓國進口關稅為6.5%,自簽署起每年下降0.6個百分點,10年內將下降為零。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海力化工對韓國出口的己二酸已經超過3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過三成。“我們正在考慮進一步擴大韓國市場份額,公司的另一種產品硫酸銨也已經打開了韓國市場,目前出口額已經接近2億元人民幣。”張連良向記者補充介紹。
“今年以來,中韓FTA對我省與韓國貿易的助推作用更加顯著。”濟南海關所屬淄博海關企業管理科吳國瑞向記者表示,當前我省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加上韓國與我省貿易的獨特區位優勢,FTA優惠政策的深入落地,拉動我省對韓貿易亮點頻現:
一般貿易出口快速增長。今年1-11月份,我省對韓國一般貿易出口增速高達18.9%,高出整體出口增速5.1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占比達56%。一般貿易出口的快速增長,表明我省對韓貿易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對韓出口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傳統出口產品重煥生機。今年以來,雖然對韓機電產品出口消費下降,但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增速達40%,對同期整體出口增速貢獻率為55%,成為拉動我省對韓出口增速的主要力量,其中對韓紡織服裝出口157.3億元,增長42.5%。
農產品出口保持增長。農產品一直是中韓FTA談判中的難點,韓國對農產品領域的開放十分嚴格。但是作為農產品生產與出口大省,我省憑借產品成品與質量優勢,不斷擴大我省農產品在韓國市場的份額。今年1-11月份,我省對韓農產品出口113.1億元,增長12.3%,農產品已經成為我省對韓出口貿易中的重要增長點。
“魯韓外貿發展亮點令人欣喜,但存在的問題和瓶頸同樣不容忽視,”吳國瑞坦言,目前我省與韓國貿易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一方面,受經濟低迷及兩國間政治因素影響,今年以來韓國經濟增長滯緩,直接導致我省自韓國進口貿易出現負增長,拉低了整體外貿增速;另一方面,我省對韓出口產品仍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高新技術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乏力。今年1-11月,我省對韓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6.6億元,下降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