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會員延伸行業上下游產業鏈(一)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十屆二次理事會上,審議通過了30家新入會企業名單,并頒發了新會員證書。
至此協會共擁有團體會員385家,這一批新生力量的涌入,進一步壯大并豐富了協會的會員組成,產業結構不僅涵蓋縫前、縫中、縫后領域,還進一步向上下游延伸。
本期開始,為您逐一展示新會員企業風采。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是由香港溢達集團于1988年投資設立的大型產品出口型及高新技術型紡織企業,作為溢達集團在中國的旗艦公司,廣東溢達設在佛山,占地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員工總數2.5萬人。業務范圍涵蓋紡紗、染色、織布、后整理、制衣及制衣輔料,下設棉紡廠、梭織布廠、針織布廠、制衣廠、輔料廠、熱電廠、研發中心、實驗室和“派”服裝專賣店,是世界高檔全棉色織面料、高檔全棉襯衣和T恤的知名生產商。
今年7月中旬,溢達總投資額5600萬美元的國內首個緊密紡紗線三萬錠全流程智能化項目在新疆昌吉建成投產。現代化棉紡生產車間正式上線,實現了從原料——半制品——成品紗線的全流程自動化生產。
“溢達一直被稱為‘傳統行業里的不傳統企業’。”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偉萍說,紡織行業因其特殊性,一直以來對勞動力依賴較大。“為了應對勞動力成本上升、產能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等紡織行業現狀,溢達主動進行自我轉變和革新。”
“付出的研發成本昂貴,但很值得。”馬偉萍說,自動化升級前,溢達一秒鐘做7件襯衣,現在能做9件多。溢達在高明工人最多的時候達到32000人,現在人員減少了7000,產值卻不減。制造梭織襯衣60多道工序中,40多個已實現自動化。截至目前,溢達已實現梭織制衣工序自動化覆蓋率達65%;針織制衣工序自動化覆蓋率達35%。
“產品升級每個企業都會做,但自動化設備研發不是所有企業愿意或有能力去做的,最懂哪些地方需要自動化改造的還是生產企業自身,而非設備制造商”。
馬偉萍說,現在溢達有很多在過去看來完全不可想象的環節都已實現自動化了,傳統紡織行業未來的自動化空間還很大。“溢達在做瞄準未來的事,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做未來技術的儲備與研發,同時也引領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憑借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廣東溢達被認定為“國家火炬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公司全棉色織面料、全棉針織面料和棉紗三種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