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ISMA2017看縫制機械行業技術發展趨勢(上)
CISMA 2017的主題是“智慧縫制技術與解決方案”。作為兩年一屆的行業盛會,縫制設備不再是冰冷的機械,在人機互動,機網聯動方面的應用日益豐富,使得縫制設備變得有血有肉、更富有生命力。
CISMA2017奉獻的是代表縫制設備發展方向的更加高效、節能、環保、智能的前沿技術,必將為推動服裝產業升級貢獻一份力量。中國紡織服裝和縫制設備行業都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縫制設備制造技術的提升將在改進服裝企業產品設計、工藝再造、流水線安排等關鍵環節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來,中國縫企通過對云制造、機械手、視覺感知、數據互聯、遠程運維等諸多高大上技術的吸收、落地,賦予了縫制機械令人乍舌的科技附加值。“車間無人化、智慧柔性縫制、智能管理與決策”,當這些“工業4.0”概念撲面而來之時,標志著世界延續數百年的服裝、鞋帽、箱包傳統生產模式正被逐步顛覆。
一、 縫制設備機電一體化已成為市場主流
縫紉機機電一體化產品是將計算機技術融合于機械的信息處理和控制功能,實現設定的機械功能的現代機械系統。對于縫紉機來說,機電一體化應擴展至各執行機構輸出動作的自動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上面。例如刺料機構刺料行程的可控、挑線機構挑線行程和運動可控、送料機構的送料軌跡的可控、橫針機構實現可控的輸出運動等。如果將縫紉機中主要執行機構實現可控性輸出,這才能使縫紉機具有更高水平。
作為縫制機械產品序列中占比最大的平縫機系列產品在質量品質持續提升的基礎上,越來越呈現出“高大上”的一面:智能化、集成化、模塊化、數字化。智能縫紉機由一路小型伺服電機、6路步進電機和多路電磁鐵直接驅動,具有針距自動調節、壓腳壓力自動調節、交替壓腳高度自動調節、夾線張力自動調節;擁有自學習功能、壓腳高度識別功能、縫線張力實時調節功能、網絡化等功能的多軸控制系統。其電控系統通過無線局域網功能使所有控制系統聯網,實時將機器的工作情況,工作狀態傳到控制中心,并且還可以通過無線網絡對控制系統進行問題診斷,功能升級。采用了電子夾線、電子倒縫、電子繞線等全新的設計,縫制質量大幅度提高。分散多動力控制、智能感知、圖像識別,前沿技術普遍應用,如標準公司GC6931、GC6930、GC6910,平縫系列全新一代的智能化產品,可支持手機APP操控、USB數據采集與傳輸,物聯網數據遠程獲取,實現參數共享,遠程控制。這些產品在設計上更多地融入智能化特點,具有很好的自學習能力,是前沿技術最典型的轉化成果,十分契合客戶的實際需求。
平縫機作為一款基礎機型會不斷發展,加裝輔助裝置,成為自動縫制單元;步進電機越來越多地替代電磁鐵和原有的一些機構,數字化能融入智能特點,這些將會在未來成為電腦平縫機市場的主流。
標準智能縫紉機
JUKI數值化編程縫紉機,通過調整上下驅動的數字化送布裝置,可以更加方便地調整送布牙的高度,能進一步地提升符合縫制產品面料特性的縫制品質。縫紉機需要調整數據等縫制條件全部可以通過數據進行管理,為智能化編程縫紉奠定了基礎。手機、無線終端搭載機器,組件云縫紉,實現云管理。
JUKI DCL900C數字化編程縫紉機
這次展覽會讓我們看到縫紉機機電一體化的直接驅動方式將全面替代機械式的縫紉設備,其技術應用從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向更為寬泛的行業產品系列擴展,基于光電感應的智能包縫機、繃縫機等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伺服電機直驅控制的超高速包縫機,響應快、效率高,紅外線檢測傳感技術的采用,實現了包縫作業的自動化,如翔科S90D智能包縫機:采用一鍵式操作、液晶顯示屏、自動檢測面料厚薄程序、自動光眼檢測不同面料程序、油量監測系統等功能;自動感應繃縫機,通過光電傳導技術,感應縫料的有無,實現自動縫紉,具有自動剪線、拔線、自動抬壓腳功能,提高了服裝加工的生產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天津寶盈生產的智能圖形識別全自動縫紉機,采用機器視覺技術,自動識別縫料圖案,自動生成花樣數據,自動匹配縫紉花型,精準套縫,無需打版。套縫純人工化向智能化轉變,實現縫紉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高了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
翔科S90D智能包縫機
寶盈智能圖形識別全自動縫紉機
二、自動縫制單元發展前景看好
縫制自動化設備是服裝制造的重頭戲,連“橫”合“縱”謀創新,是推進縫制自動化,一機多用 、節約用人和提升生產效率的重點。將機械手、視覺感知、數據互聯、遠程運維等新技術與傳統縫制機械制造相結合的產品和技術正快速走向市場。
“縫制單元”將成為今后縫制設備發展的熱門。所謂縫制單元,就是“至少一臺縫紉機、縫紉機臺板和機架與縫紉機驅動器組成的設備”。縫企應在縫制單元上多下功夫,將原有的縫紉機經過二次開發,升級為“縫制單元”。
自動縫制單元從主軸控制方式、送料方式、模板的設計、整機控制與操作系統等方面開展研究設計,開發縫料自動定位、自動進料、自動縫紉、自動剪線和平穩移動機構,形成集機、電、氣等于一體的智能化自動縫制單元(自動貼袋、門襟、開袋等)等高端智能型產品,它提升了服裝加工的效率,保證了產品生產質量,降低了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勞動強度,符合人性化需求,必將成為縫制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CISMA2017上展出了大量的自動縫制單元,其技術更加成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以電腦控制平縫機、包縫機、鎖眼機、釘扣機作為縫紉機器,再按照縫紉工藝要求增加相關的輔助裝置,人工完成縫料前的整理后,通過限位裝置、程序控制等方式,實現自動喂料、程序縫紉等功能的自動縫制單元。如自動模板智能縫紉機,可根據要求進行自動縫制;自動打裥過肩平縫機,可自動打襯衫過肩裥;自動控邊機,自動控制縫紉過程中線縫與邊的距離;自動褲片包縫機,能夠自動根據縫料裁剪邊的軌跡進行送料并自動完成包邊縫紉的要求;自動卷(折)邊縫紉機,操作者不需要將布料折邊疊放好,平展的布料會自動被折好邊進行折縫作業;雙頭包縫工作站和基于雙針機的男褲縫制單元等。
以套結機、花樣機為縫紉機器,再按照縫紉工藝要求增加相關的輔助裝置,代替人工完成自動縫料前整理、送達(喂料)動作并實現程序縫紉功能的自動縫制單元,縫紉過程無需人工操作。如基于套結機的松緊帶、安全帶自動縫制單元、自動文胸肩帶縫制單元、自動褲袢縫制單元等。基于花樣機的自動貼袋機,用于制作牛仔褲或休閑褲等后褲袋及襯衫口袋的縫合用縫制單元;自動吊牌縫制單元,自動訂褲袢縫紉機等。
本次展會,威士展出了襯衫縫紉自動化系統、西褲自動化生產系統、西服襯衫整燙系統等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威士研發了包括鎖眼、釘扣、貼袋、袖口、打裥過肩等工序的襯衫自動縫制單元,以及包括包縫、合縫、門襟、貼袋、拉鏈合縫等褲裝自動縫制單元,其中ASF-C智能無人鎖眼工作站,以多軸直線運動機構為智能運動主體,配備自主研發的抓手系統,實現鎖眼工藝的無人化生產,自動完成上料、抓取、輸送、縫紉、下料等一系列動作。
這些集機械、電控、光電磁檢測、電磁鐵驅動和液壓、氣壓驅動于一身的自動縫制單元,圍繞著服裝加工工藝流程及其對縫制設備的功能需求,功能和細節呈現多樣化和精致特征,大幅度提高了服裝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
CISMA2017上,各種服裝模板縫紉設備快速發展,其中全自動模板縫制系統也是一大亮點。模板技術就是一種將縫制技術轉換成模板工程方法,也是精益生產改善的一種手段。由于“模板化縫制”工藝普及和運用,模板化縫制也推動了縫制設備行業的發展。服裝模板縫制系統,由模板加工單元、模板縫制單元和CAD系統構成,實現了CAD系統、裁片數據轉換、模板加工單元和模板縫制單元的無縫連接,提高了服裝加工的品質和服裝生產的效率。
旋轉頭花樣模板機,是一款擁有360度旋轉頭花樣模板機。因其機頭和旋梭的方向可以隨著送布方向的變化而同步變化。避免倒縫不同線跡,從而實現360度縫制方向的“完美線跡”,這是常規的任何其他機型所不具備的。旋轉頭花樣模板機就好比按鍵手機到智能手機的轉變。徹底解決反線跡問題與錯位問題,各種復雜花樣實現平車線跡縫制,提升品質的同時,提升了50%的縫制效率。
多頭全自動模板縫紉機:多頭同步縫制,極大提高生產效率全自動電腦程序控制,一臺多頭自動縫紉機可替代多臺平車,降低需用工人數量,解決勞動力缺乏的難題。實現模板生產后,可以提高整體效益40%左右。
美機自動送料智慧模板機,將若干臺自動模板機編成生產線,利用模組固定模板,由一個控制系統控制機械手進行自動送料和收料。借助自動送料系統向多臺模板機輸送縫料,提升了模工作效率和自動化程度。
隨著自動控制技術在縫紉機上不斷應用和發展,傳統的機械傳動機構的弊端日益明顯,而自動控制技術的智能控制、靈活小巧、易調試等優點則逐漸顯現。在未來自動模板機技術發展中,自動控制技術的全面應用將是一個重要趨勢。
預計全自動模板縫紉機將經歷三個大的發展階段:一是縫紉機機頭不轉動的,下面的工作臺是平面的,布料平行移動;二是縫紉機機頭旋轉的,下面的工作臺是平面的;三是平面的工作臺改成立柱、圓桶等立體的形式,縫紉則是機頭圍著物體轉,從而達到縫制機器人完全的仿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