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齡鞋服品牌集體抗衰老 2018它們被市場看好
2017年國產鞋服品牌多數已從業績虧損的泥潭中跳出來,但不少大齡鞋服品牌仍在居安思危,為品牌年輕化做抗衰舉措,爭食童裝蛋糕不分仲伯,業績提升主要靠多品牌戰略。
大齡品牌集體抗衰老
2017年鞋服零售升溫,時尚類率先升溫,而傳統大齡鞋服品牌卻在集體抗衰老。
去年2月8日下午,中國名企50強的海瀾集團宣布年僅29歲的周立宸出任海瀾集團總裁,自此海瀾之家走上年輕化道路:先是簽下林更新做代言,海瀾之家的土氣畫風立刻消失不見,有網友驚呼:“林更新拯救了海瀾之家的審美!”與其說林更新讓海瀾之家變時尚充滿了氣質感,不如說這是海瀾之家在積極自救。
2017年12月,海瀾之家首家形象升級門店在廣州出現,“海瀾之家”換成了“HLA”,海瀾之家突然變年輕了。據中國服裝網了解,未來海瀾之家門店會陸續進行形象升級,旨在向年輕消費者靠攏。
2002年,海瀾之家開出第一家店,2014年于A股上市,以主營“高性價比”男裝迅速搶占中國男裝市場份額,不過,這也成了其品牌印象固化的弊端,因為這樣的海瀾之家鮮有人將其與“時尚”這詞聯系起來。
千禧一代轉身成主力消費群體,海瀾之家若再僅靠性價比抓消費者,其競爭能力或將被逐漸削弱。
海瀾之家在2017年積極抗衰老,百麗在退出資本市場后便是加速年輕化轉型。
去年7月17日,百麗私有化方案獲得通過,百麗由此撤離資本市場。2006年至2011年百麗的凈利潤從9億港元飆升至42億港元,曾12年穩拿中國女鞋銷售榜桂冠。
百麗在退市前夕發布了最后一期財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凈利潤35.55億元同比減少了6.5億元。百麗在頹勢的路上難翻身,罪歸禍首在產品“老氣”,性價比不明顯,復購數多是年齡較大的消費者提供,可是這波人并不是時尚消費的主力消費者。
百麗在私有化之后做的第一件讓業界側目的事便是跨界超級IP同道大叔推出限量星座鞋,跨界系列亮相深圳地鐵,加速品牌年輕化轉型。
爭奪童裝市場份額
2017年受二胎政策紅利,中國童裝市場被眾多服裝品牌看好,既有國產服裝品牌加碼搶奪童裝市場份額,也不乏國際服裝品牌想分吃一杯羹。
探路者在2017年收回了在童裝品牌上對于派克蘭帝的授權;截至2017年上半年,安奈兒已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建立了1417家線下門店,其中直營店949家,加盟店468家,積極入駐中高端百貨商場、拓展購物中心渠道,其中購物中心直營店鋪在去年上半年已達到130家;9月6日,百麗國際童鞋集合店KidsEden在杭州解百落戶,當核心業務女鞋發展遇上天花板時,百麗國際轉身發力童鞋集合店;10月9日,海瀾之家以自有資金人民幣6.6億元獲得英氏嬰童用品有限公司44.0039%股權,并力求在該領域發力。
2017年7月末,NBA與韓國知名時尚服裝公司MKTrend共同宣布在中國正式推出針對青少年群體的NBA兒童潮流服飾;8月8日,創建于1985年的日本TOP品質童裝潮牌HystericMini入駐天貓。
中國的消費市場歷來是兵家必爭地,近年來,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二胎政策”的開放,童裝市場形勢一片大好。據專業分析稱,2016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達1500億,2020年則有望突破2800億。
多品牌陣營助力業績提升
面對新一代消費者,眾多服裝品牌開始打差異化競爭,而多品牌陣營便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種時尚穿著需求。縱觀女裝品牌的發展之路,會發現女裝品牌通常會選擇自主孵化或并購等方式形成多品牌矩陣實現長期增長。
成立于1995年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的太平鳥集團,主要從事中檔時尚休閑服飾的研發、制造、銷售等業務,經營品類涵蓋男裝、女裝、童裝。太平鳥在起步時做的是商務男裝,主導男士休閑襯衫,在第二個五年開始做起了女裝。
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消費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00后消費增幅明顯。這幾年,太平鳥最明顯的變化是品牌年輕化較為成功,尤其是去年雙11:太平鳥集團旗下太平鳥時尚女裝、太平鳥風尚男裝、樂町、MATERIALGIRL、MiniPeace五大品牌總銷售額達8.08億元,在中國時尚服飾類集團作戰中位列第一。
太平鳥在多品牌戰略的助力下取得8.08億雙11佳績,除了產品年輕化受千禧一代消費者青睞外,精細化管理業內領先也至關重要:加盟商管控力度強、供應鏈效率不斷提高、不斷提高商品周轉效率、電商業務的爆發以及O2O的打通、存貨處理效率提高,創新營銷方式等靈活運用。
2017年前三季度,太平鳥賣了43.13億元,凈利潤為1.7億元,卻同比下滑28.73%。據業內專業人士稱,由于高庫存貨大幅下降、老產品處理力度加強等因素,太平鳥在2018年的存貨減值將降為1.5億。
今年1月8日晚間,太平鳥發布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7年年度凈利潤將同比上漲10.73%至4.73億元,營收則預計較上一財年增加2000萬元。
2017年不僅有太平鳥集團靠多品牌陣營提升其整體業績,2017年2月14日主板上市的國內優秀中高檔服裝運營商的安正時尚也靠其增加銷售收入。
去年6月21日,以傳統門店模式為主的安正時尚將旗下JZ玖姿、IMM尹默、ANZHENG安正男裝、MICHELLEMOISSAC米歇爾•摩薩克、安娜蔻五大品牌入駐京東,“五美”京東旗艦店正式宣布上線,此舉正是安正時尚以多品牌陣營布局線上渠道戰略的重要一步。
2017年主品牌玖姿第一季度起恢復增長,第三季度增速明顯提升,未來將持續發力,成為安正時尚業績貢獻的主要來源。在2017年前三季度安正時尚實現2.05億元的凈利潤成績,經歷兩年蟄伏,關閉低效門店、提升性價比,目前安正時尚已調整到位,多品牌已步入豐收期。安正時尚是行業中優秀的中高端時裝集團,多品牌運營能力毋庸置疑,未來將向女裝、男裝、童裝等多領域全面布局。
2018年歌力思、安正時尚等被看好
2017Q4:渠道調整高效、產品改善積極的服裝品牌銷售能力更強勁,具體表現在歌力思主品牌和旗下各品牌均延續靚麗增長趨勢;安正時尚、比音勒芬延續Q3增長態勢;太平鳥各品牌同店銷售好于預期;海瀾之家愛居兔同店增長18%左右。
春節前的冬裝銷售以及陸續上新并將在節后迎來銷售期的春裝將推動這些服企在2018Q1獲得較好業績。
2018年消費趨勢: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回歸理性,高端消費出現降級趨勢。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消費者不再僅僅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有用的”,而是不斷轉向追求“吃得好、穿得美、用得好”,物美價廉的產品、周到暖心的服務成為消費者買買買的新標準。2018年以北上廣深為中心的消費模式將轉變為多中心消費業態,二三線城市消費市場將被進一步打開與重視。
2018年,歌力思、安正時尚等被看好。經過2017年的積極調整,2018年,中國服裝行業將加速起飛,國產服裝品牌也就有了更多可能。不過,雖不會像2017年一般舉步維艱,但依然需要鞋服企業走好每一步,面對消費市場,不是每一次捷足先登都會佳報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