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探索監管新模式:進口服裝通關時間進入讀秒時代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為自貿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綜保區”)內進口服裝質量誠信企業試行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
中新網上海1月24日電 (記者 陳靜)24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共同宣布,為自貿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綜保區”)內進口服裝質量誠信企業試行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
該模式以風險管理為核心,以信息化追溯為手段,以精簡通關時長為目標,進一步將誠信企業的進口服裝通關時間縮短至讀秒時代。據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施健透露,未來,綜保區進口服裝誠信企業的法檢商品查驗比例將由原先的100%下降至5%;采樣送檢等中斷式、侵入式檢驗比例從30%下降至5‰,平均通檢時長從2017年年初的10天以上,縮減至目前的讀秒放行。
據悉,進口服裝是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主要貿易商品之一,區內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落戶。2017年,機場綜保區共進口服裝4000余批次,近20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增長40%以上,目前,有不少企業策劃在自貿區設立亞太分撥中心。
相關部門將通過引入合格保證、采信、驗證等方式,減少抽樣、檢驗等侵入式或中斷式監管方式;同時,檢驗檢疫部門將結合企業質量信用等級,鼓勵誠信企業綜合運用物聯網、移動終端等載體,建立進口商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起以“事中事后監管”為主的閉環式質量安全監管模式。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表示,“合格保證”的模式,將提升常規進口商品的通檢效率;“第三方采信”的模式,加強對高風險商品的前置監管;而“風險監測”的模式,將對重點管控產品、重點企業開展事中事后監管。
當日,有服裝企業表示,新政實施后,在大幅縮短通關時效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該公司勞動力成本。企業(貨主)作為質量安全責任主體,將更加注重行為自律,更加重視誠信建設與質量管理。
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表示,將探索對重點企業開展貿易全樣本數據的實時采集,指導企業開展進口商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