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行業青年人才培訓計劃”培訓班優秀學員出爐
近日,首期“行業青年人才培訓計劃”培訓班優秀學員出爐。大豪孔憲旭等8位學員被評為優秀學員,并獲得協會出資德國工業4.0科技考察資格。
“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是中國縫制機協會行業發展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于2016年7月9日啟動的,旨在加快推進落實行業強國戰略,選拔和培養行業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提高行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
該培養計劃自開班以來,歷時一年半,先后在北京、常熟、臺州、西安、杭州舉辦了5期培訓,共邀請16位專家講課,組織考察企業及園區6個,總培訓達120學時。在培訓中,37名學員情誼深厚,對集體的眷念溢于言表,感恩行業組織的人才分類學習再造,對活動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對行業發展滿懷信心。
2017年10月28日在杭州結業后,經多名專家對論文成績進行評審考核,排出了名次。其中,前8名學員榮獲“優秀學員”稱號,并獲得赴德國工業4.0科技考察的獎勵機會。
(一)熊金,綿陽市維博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數控產品室軟件研發工程師,主要從事嵌入式運動控制相關的軟件開發花樣機、高速電子套結機、剁齒機數控系統以及鋪粉式3D打印數控系統等系列產品的軟件設計。工作期間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科技論文6篇。
(二)孔憲旭,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從事縫紉機研發工作。先后完成了重機、三菱、兄弟風格花樣機系列產品以及模板機電控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憑借著扎實的硬件功底和良好的運動控制算法,銷量和影響力逐年上升,躋身成為國內縫制電控產品的主要供應商。
(三)李云云,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三分廠廠長。從事過植絨繡、混合繡、帽繡、單針絎縫機、單針全自動絎縫機和多針絎縫機等的設計工作,“2016中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優秀個人”獲得者。團隊負責的“L2000高速多針有梭絎縫機 ”獲得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
(四)鮑增金,現任浙江中捷縫紉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副經理,于2007年07月起進入中捷至今一直從事縫紉機械設計研發工作,在此期間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21項,外觀設計專利9項,主管的高速三自動羅拉車一體機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成果獎。
(五)何蟒,浙江眾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主要負責縫紉機硬件開發。獲得具有獨立操作面板的工業縫紉機專利。
(六)王汝仁,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技術部長,從事縫紉機設計、研發,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科技委委員;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標委會委員。曾榮獲“國家火炬項目”多次 “協會優秀產品獎”獎項。共申報國家專利二十多項,發明專利二項。主起草裁片包縫機標準一項,參與起草行業標準五項,主起草繃縫機團體標準一項,參與起草團體標準二項。
(七)馬軍,中共黨員,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從事新產品開發設計工作,現任技術中心平縫設計室二部副部長,西安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先后獲得“2014年度先進個人”、“2015年集團‘青年崗位能手’稱號”、“標準股份團總支青年崗位先鋒”等榮譽稱號。
(八)晁文棟 ,標準縫紉機菀坪機械有限公司工程師,中共黨員,從事產品設計工作十二個年頭,或參與或主持了十二個系列四十幾個產品的研發設計。獲得公司QC技術創新獎3次,以第一發明人申報的發明專利1項(審查公示中)、實用新型4項,還有1項實用新型專利申報中。參與申報的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1項。獲得中縫協組織的第四屆“縫制機械行業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與創新優秀論文”三等獎。此外還獲得本公司201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