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等訂單上門到替客戶生產訂單
- 長期在歐洲經營皮鞋零售的浙江彥林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宋偉,深諳海外皮鞋零售市場,也親身體驗過國內互聯網諸多前沿的創新嘗試,一直希望能夠在鞋革行業領域中搞出點新花樣。
溫州網訊 相比其他鞋革企業主對模式創新的理解,在浙江彥林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宋偉的口中,談論更多的是整合。
長期在歐洲經營皮鞋零售的她,深諳海外皮鞋零售市場,也親身體驗過國內互聯網諸多前沿的創新嘗試,一直希望能夠在鞋革行業領域中搞出點新花樣。
研發全球鞋類一體化的產業鏈服務平臺,寄托了她滿滿的情懷和夙愿,并初見成效。
這一切依賴于生產資源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全產業鏈企業的協同作戰。
一只鞋子有一百多個供應鏈部件,要采購的話一百多號人都不夠用,更為重要的是,哪家供應商物廉又價美,發貨的物流路徑如何實現最優化等一系列的問題整合,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平臺的功能就是計算出供應鏈、生產外包和物流最優匹配,實現成本的最低化。
宋偉毫不掩飾自己有更大的夢想:“‘互聯網+’讓全球資源實現最高層次上的整合,如巴基斯坦、埃及、阿根廷、巴西等國盛產綿布、皮料,可以進行好中選優。而孟加拉國的真皮質量特別好,對歐盟是免稅,去年返還出口退稅,這些都是我們要找的性價比最高的原材料。”
從傳統的等訂單上門,到現在自己生成訂單,由零售商來認單,再交由制造企業生產,這一轉變來源于長期從事零售生意積累的人脈和數據。讓宋偉最引以為傲的是,公司有強大的大數據分析團隊,積累了各大零售商和買家的地域分布、年齡構成、銷售時間等數據,據此來確定產品并合理定價;而且研發出的新產品會給客戶試銷,風險由公司承擔。
憑著先進的營銷模式,25年來,宋偉的公司出口了10億多雙中高檔鞋子,合作伙伴中不乏國內外知名企業,這是很多大型企業也難以企及的。
在宋偉看來,構建全球鞋類一體化產業服務鏈平臺的背后,是戰略、品牌、運營、管理等諸多優勢所構成的合力。而這,恰恰是別人難以模仿的藍海。
“溫州是國內著名的制鞋基地,有著較為發達的產業鏈,留在溫州做企業有太多的理由了。”來自東北的宋偉坦言,對于溫州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結。隨著訂單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需要鏈接的產業和元素越來越多,她相信,依托溫州這個國內重要的鞋革制造基地,公司可以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