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產業新變局——寧波
- 寧波:供需改變提升零部件企業地位
寧波縫制機械零部件行業現有超過200人以上規模的企業90多家,其余的企業200多家,寧波是行業零部件產能和骨干生產企業最集中的產地。
寧波縫制機械零部件產業集群的形成,要追溯到二、三十年前重機、兄弟等外資企業在寧波培養自己的零部件供應基地。借著與外資縫機企業配套供應體系的形成,寧波的零部件企業建立了初步的產品標準,這就奠定了寧波縫制機械零部件企業整體起點高、規模大、質量領先的格局。
經過多年發展,寧波的縫制機械零部件產業已經建立了涵蓋鑄造、沖壓、機針、旋梭、軸類、曲柄、機架、臺板等門類齊全的零件制造與配套體系。其中德鷹規模最大,其生產的旋梭在整個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高達40%。鄞工的軸類產品,卓勇、旺業的夾線器,五菱、中標鎮海的挑線桿,鶴林、五菱的異形件,華一和于奇的螺絲以及主打鋁制品的迪信等,都是當地縫紉機零部件細分領域頗具代表性的生產企業。
今年零部件行業整體呈現供應緊缺的狀況,由于零部件供給能力無法滿足市場高速增長需求,“搶零件”現象將成為全年常態,這可能會改變整機與零部件生產廠家在市場上的相對地位。相對于整機廠,零件企業由原來的買方市場變成賣方市場。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有利于促進整機企業和零件企業建立良好的供求關系。
對于零部件企業,這次的改變是機遇也是挑戰。這一輪的行業洗牌,會使得零部件生產集中度提高,加快零部件企業的兩極分化。對于此,企業的出路有三點:第一,企業要走上自動化的道路,提高生產效率。目前大多數的零部件加工還是單機數控化加工、多工位的自動化加工以及部分零部件的流水線組合化自動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都不算高。第二,在質量方面,要保證高品質,走差異化道路,塑造企業自己的特色,制造不可替代的精品,這是企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必然的舉措。第三,在技術上要創新,培養技術人才,創新是動力,不僅是設備方面的創新,更是產品的創新,不斷地推陳出新,企業才會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