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二次炒賣市場好壞不單與品牌知名度有關
- 在球鞋發布的新聞之中,上周讓人印象深刻的新聞還有Solebox柏林門店在發售Nike Air Max 1「Parra」時,為打擊Reseller ,要求顧客在購買該鞋款后立即換上穿著走出鞋店。
而發售現場亦頗為精彩,在Instagram的相關動態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為避免產生折痕小心翼翼踮腳走向店門的買家們,在走出Solebox 之后第一時間將鞋子脫下清理鞋底。
Solebox此舉不無道理,在筆者擬稿時,權威球鞋轉售平臺StockX上這款Nike Air Max 1「Parra」的轉售價格的高點達到了425美金(約合 2894 元人民幣)。同時,StockX亦為Nike Air Max 1「Parra」以及在轉售市場上更受關注的Nike x Off-White™ Presto「Black」制作了「市場觀察」專題,以分析其市場表現。
在一雙Air Max 1所引發的以上種種現象,以及轉售平臺對話題鞋款愈發專業化的處理上不難看出,「2018 里球鞋轉售市場將發展至前所未有的高峰」這一說法正得到印證。
除StockX外,Flight Club與GOAT的合并且獲得6000萬美元的融資,Stadium Goods得到LVMH Luxury Ventures的投資,國內外社交平臺上大大小小的社團、群組甚至個人,以及不少媒體紛紛開始對球鞋轉售價格走勢統計所做的固定專題,這一切不難看出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球鞋二級市場的價值早已超乎我們想象。
Stadium Goods創辦人之一John McPheters在接受HYPEBEAST采訪時曾表示球鞋市場的價值遠不止10億美金,而Resale更是這一大版圖中的一部分。
事實上此種言論早已為球鞋玩家們所接受。客觀看來球鞋轉售溢價已由市場規律所決定,若在心理接受范圍內,買家們愿意接受一雙球鞋相比發售價翻倍的轉售價格,在此轉變之下Reseller 與部分球鞋玩家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如過去般「劍拔弩張」—— 相反Resellers的出現讓這部分買家不需參與到品牌或經銷商設置的「發售闖關」中,他們得以更為輕易地獲得一雙球鞋。
在球鞋轉售市場不斷發展并逐漸為眾人所接受的背后,我們能窺見的更是時下最受追捧Sneaker Culture形態:人們更愿意討論趨勢與話題度,于是品牌過去圍繞歷史、運動員的Story Telling似乎開始不那么奏效。當然,轉售價格也成了一雙球鞋意義的標榜之一。
比起過去Sneakerhead們津津樂道于一雙球鞋的革新科技含量和圍繞其鞋款配色的故事,現如今談及一雙球鞋值不值得排隊或購買時,轉售價格及走勢、是否聯名或符合當下流行趨勢等等,成了年輕球鞋玩家們關注的最大因素。
因此「帶貨」亦成了當下各界名人被考核的重點
供求關系決定著球鞋轉售市場的壯大,其必然性已無需贅述。但倘若往深一步思考,便不難發現起著最為決定性作用的依然是品牌: Air Jordan、adidas YEEZY因貨量增加及話題度降度,而在轉售市場上走低便是最好的先例。
品牌必然不會停止制造話題性鞋款,而轉售市場得以發展的根本亦在于此,但時下的球鞋轉售市場壯大的另一大因素更在于時尚風潮讓更多玩家進入到這一文化場景之中。當球鞋文化出了趨勢風向、轉售價格外再無足夠的歷史或話題去刺激未來的球鞋玩家時,球鞋轉售市場亦會隨之萎縮。
那么,若時尚風潮不再偏好球鞋,其后的Sneaker Culture又將變成何種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