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企助力制鞋產業轉型與發展
前不久剛剛落下帷幕的第二十三屆中國(溫州)國際皮革、鞋材、鞋機展覽會上,上工申貝、大森、樂江等多家縫制機械行業企業攜制鞋類工業縫紉設備亮相。據悉,本屆溫州鞋機鞋材展的展出面積超過往年,參展品牌數量與專業觀眾數量創下新高。
本屆溫州展聚焦以智能制造、環保創新為代表的行業發展新趨勢,集中呈現鞋革制造產業鏈的“聚變反應”。在勞動力成本等多項成本不斷攀升、制造業面臨新困境與新機遇的當代中國,市場環境變化、消費需求與特點變化,呼喚產業實現真正的轉型與升級。制鞋產業也將迎來挑戰與變化。制鞋類工業縫紉機生產商作為制鞋產業鏈上一個重要環節,近年來正在通過對設備的自動化升級和為用戶工廠提供定制化的生產解決方案來更好地服務制鞋產業。就在展會上舉行的2018中國鞋業智能制造論壇上,德士馬、上工申貝、聯泰科技、格林美孚等制鞋產業鏈龍頭企業、創新企業中具有豐富管理和技術經驗的專家,從鞋機、縫制機械、3D打印、鞋材創新等領域分享先進、創新的技術應用和理念。
以廣東東莞、浙江溫州、福建晉江等地為代表的國內鞋類生產基地,在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點:浙江溫州以生產皮鞋為主;廣東東莞的制鞋廠近年來轉移到東南亞地區的數量越來越多;福建晉江的運動鞋生產商多是大品牌的代工廠,近幾年呈現出向西部地區遷移的趨勢。而東南亞地區的制鞋廠規模較大,多是臺資企業在投資,使用的制鞋類工業縫紉機也是以中高端產品為主。據了解,國內部分中小制鞋企業往往會使用當地品牌的鞋類縫紉設備。伴隨著我國制鞋企業從代加工到自創品牌、從小作坊式生產到規上企業的轉變,產業鏈上游的縫紉設備也經歷了產品的迭代與升級,從純機械到半自動化的發展、從模仿國外先進品牌到實現自主研發。
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每年生產各種鞋超過100億雙,占全球制鞋總量的近70%,是世界最大的鞋類制造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鞋類出口國。我國的制鞋企業在生產規模、產品工藝、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在不斷進步。而目前國內的制鞋類工業縫紉機生產商已經在為用戶工廠提供設備的自動化改造,參與工廠生產工序的縮減、生產效率的提升,并能夠為他們量身定制符合其需求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