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工藝專欄第四十二期│深度挖掘:”IE三票”小知識,不來看看嗎?
服裝精益生產中的“三票”
IE三票包括:產品工序分析圖、人力分配、機位排列。“三票”是流水線編排中相互聯結,有序進行的三部分,是由IE人員完成的,產出建議執行的生產計劃。它提高了流水線的平衡性與生產效率,同時,也將生產資源最大化利用,輔助生產工作與流水線的編排。
準時生產方式(Just In Time簡稱JIT),又稱作無庫存生產方式,零庫存,一個流或者超級市場生產方式,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實行的一種生產方式。其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這種生產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種無庫存的生產系統,或使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
A-什么是精益生產方式追求的目標?
追求七個零是精益生產永無止境的盡善盡美的目標。
零庫存、零浪費、零不良、零切換、零故障、零停滯、零事故。
B-精益生產的好處是什么?
1.縮短交貨周期;2..提高生產效率;3.減少空間需求;4.提高產品品質;5.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的柔性生產,適應市場需求。
C-JIT的的要素?
1、小巧便宜機器;
2、單件流生產,反時針方向;
3、人機正確結合;
4、站立操作,邊走邊做;
5、拉動系統訓練;
6、定義和實施“標準化作業”。
產品價值流程圖是體現產品完整生產與加工的過程,正確的產品價值流程圖能夠適用于產品的工業化加工,給生產帶來高效的進步。
某產品價值流程圖(襯衫為例)
產品價值流程圖內容詳細,能夠簡明直接地表示出:加工工序信息、使用的時間信息、生產設備信息以及流程的順序,工序的難度等級等。
生產工藝流程圖(以上圖襯衫為例)
生產線平衡與人員配置分析表
1-加工時間均勻性。就是保證每個工位生產的時間應該近視相同,可以是幾個工序的工時之和,這里主要與工人數量,產品的額定工時有直接關系的;
2-工種的單一性。盡量進行多個工種的組合,減少都技能人員的使用,是工序的屬性單一化;
3-工序難度等級的相似性。保證能充分利用人員的技能,不出現人員的技能的浪費;
4-使用設備的單一性。避免一人多機的現象,減少人員的走動和人員體力的消耗;
5-前后工序相近性。在工位排布時,相近的工序應盡可能靠近,以便傳遞。
1-每個工序都必須安排人制作;
2-每個員工所做的工序都是其熟悉、喜愛或是適合的,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
3-每個員工的產能都應處于飽和狀態,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
4-整體產能必須是一個完整且處于平衡的狀態體系,不可有個別工序產能過高或過低,甚至是缺失狀態。
圖中瓶頸工序為114秒,單人所需時間最長
•對于加工復雜或是時間長的瓶頸工序,進行作業改善。如改善工藝降低加工難度;引進輔助工具、模板或自動化設備,減輕員工勞動強度;進行動作分析,對作業進行標準化等來縮短加工時間。
•合理合并作業、分解工序,使得各員工的作業時間分配盡量相等,或保證一定的編制效率水平。將難度較高的工序分配給合適技能高的員工,并建立科學合理的員工培養系統。
•研究瓶頸工序和前后工序間的關系,加強互幫互助。
•建立信息化的物料管理系統,對原輔材料的供應提前準備,與供應商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建立快速反應的設備維護系統。
•研究返工維修機制,在不影響流水線整體運行的基礎上及時返修。
合理的流水線機位擺放可以使裁片和半成品的運輸路線最短(如直線型或U型等路線設計),讓工人操作安全、方便;同時還有利于生產管理和有效地利用生產面積。
一字型
U型
模塊式
•流暢原則:工序間有機結合,有關的工序集中放置。
•最短距離原則:流程傳遞最好不要交叉,減少搬運。
•平衡原則:資源和速度都要盡量平衡。
•固定循環原則:減少搬運與傳遞。
•經濟產量原則:利用空間,減小地面的占地,小批量生產。
•柔韌性原則:對變化具有應變力,方案有彈性。
•防錯原則:首先從硬件布局上預防錯誤,減少損失。
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專注于縫紉設備的研究,緊跟“機電一體化”潮流,在專業領域一直向著做強做精的目標前進。就技術研發、自動化設備投入、供應立鏈的建立而言,美機也在不斷加大投入,為制造行業持續出力!
LS 889TUT-ACF自動牛仔合縫工作站
LS 8450-ZH 可編程單雙針自動切換縫制單元
可編程單雙針自動切換縫制單元可進入3種縫紉模式:正常雙針縫紉模式,程序縫紉(單雙針切換縫紉)模式、程序精確控制的轉角縫紉模式和程序精確控制的轉角縫紉模式。使用本縫制單元可以提高工廠的流轉,為企業節省空間。
美機縫紉機操作方便快捷,質量優異,旨在設計出外觀新穎、功能齊全、使用舒適的縫紉設備,希望能為客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